讚觀音菩薩頌            遠參老法師撰

 

觀音菩薩妙難思,

大悲救苦W處處。

無量億劫行精進,

十方世界演佛智。

持本願力觀自在,

導眾覺悟證菩提。

眾生有感隨時應,

如月印水不思議。

 

 

觀世音菩薩普門品

 

        爾時無盡意菩薩,即從坐起,偏袒右肩,合掌自佛,而作是言:世尊,觀世音菩薩,以何因緣,名觀世音?佛告無盡意菩薩:善男子,若有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世界眾生,同時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有大威力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,即時觀其音聲,皆令得解脫。設入大火,火不能燒,由是菩薩威神力故。若為大水所漂,稱其名號,即得淺處。若有百千萬億眾生,為求金銀q璃,硨磲瑪瑙,珊瑚琥珀,真珠等寶,入於大海,假使黑風吹其船舫,飄墮羅剎鬼國,其中若有乃至一人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是諸人等,皆得解脫羅剎之難。以是因緣,名觀世音。若復有人,臨當被害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彼所執刀杖,尋段段壞,而得解脫。若三千大千國土,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,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是諸惡鬼,尚不能以惡眼視之,況復加害。設復有人,若有罪,若無罪,扭械枷鎖,檢繫其身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皆悉斷壞,即得解脫。若三千大千國土,滿中冤賊,有一商主將諸商人,齎持重寶,經過險路,其中一人作是唱言,汝等勿得恐怖,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,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,汝等若稱名者,於此冤賊,當得解脫。眾商人聞,俱發聲言,南無觀世音菩薩,稱其名故,即得解脫。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,故名觀世音。若有眾生多好貪欲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欲;若多嗔恚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嗔;若多愚痴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痴。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,有如是等大威神力,多所饒益,是故眾生,常應心念。若有女人,設欲求男,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便生福德智慧之男,設欲求女,便生端正有相之女,宿植德本,眾人愛敬。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,有如是力,若有眾生,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,福不唐捐,至於成佛,是故眾生,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。無盡意,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琲e沙菩薩名字,復盡形供養飲食、衣服、具、醫藥,於汝意云何,是善男子善女人,功德多不?無盡意言:甚多,世尊。佛言:若復有人,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,乃至一時禮拜供養,是二人福,正等無異,於百千萬億劫,不可窮盡,何況久持。無盡意,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,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,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,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,是故十方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。無盡意菩薩白佛言:世尊,觀世音菩薩,云何遊此娑婆世界,云何而為眾生說法,方便之力,其事云何?佛告無盡意菩薩,善男子,若有國土眾生,應以佛身得度者,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;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,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;應以聲聞身得度者;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;應以梵王身得度者,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;應以帝釋身得度者,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;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,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;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,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;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,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;應以執金剛神身得度者,即現執金剛神身而為說法;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,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;應以小王身得度者,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;應以長者身得度者,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;應以居士身得度者,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;應以宰官身得度者,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;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,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;應以比丘比丘尼,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,即現比丘比丘尼,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;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,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;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,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;應以天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O羅伽、人非人等身得度者,即皆現之而為說法。無盡意,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,以種種形遊諸國土,度脫眾生,是故汝等,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。無盡意菩薩白佛言:世尊,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。即解頸眾寶珠瓔珞,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,作是言: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。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。無盡意菩薩復白觀世音菩薩言:仁者愍我等故,受此瓔珞。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:當愍此無盡意菩薩,及四眾天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O羅伽、人非人等故,受是瓔珞。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,及於天龍人非人等,受其瓔珞,分作二分,一分奉釋迦牟尼佛,一分奉多寶佛塔。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,遊於十方世界,見有持說法華經者,應作觀世音菩薩想。

 

 

妙法蓮華經

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

慧瑩法師主講

       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,是《妙法蓮華經》之其中一品。在中國,有「家家觀世音,戶戶阿彌陀」之說,大多數人對釋迦牟尼佛可能很陌生,但阿彌陀佛就人人都知道,很多中國的佛教徒,一開口就念阿彌陀佛,他們很少念釋迦牟尼佛。

在菩薩方面,文殊菩薩功德很大,做了很多工作,但不是人人都念文殊菩薩;而觀音菩薩的名字則人人都知道,所以娑婆世界的眾生與觀世音菩薩是特別有緣。我們雖然知道觀音菩薩的名字,但觀音菩薩有甚麼特色,有甚麼功德,我就不知大家知不知道。

在《法華經》婸﹛A觀音菩薩是一乘不退轉的大菩薩,他的功德同佛差不多,有無量無邊的功德。有的經說,觀音菩薩是古佛再來,在釋迦佛座下,助佛揚化。

文殊師利菩薩和觀音等菩薩一樣,都是同一等類的菩薩,功德都是一樣大,不過,每一位菩薩有各自的特色,以某一種功德出名,如佛座下的十大弟子,因各人的某種因緣,以某種功德出色一些,就各有第一,其實每一位大弟子的功德都是一樣的。

觀音菩薩以大慈大悲的功德最出名,他所修的是大悲解脫法門,他教人修行也是大悲解脫法門,所以觀音菩薩是以大慈大悲為特色。

我們平常講的慈悲慈悲,其實慈與悲各有各自的意思。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。慈的意思是給與眾生安樂,悲的定義是拔除眾生的痛苦。

大悲解脫法門,悲含有慈,不過以悲更為急切。眾生有痛苦,首先要拔了他的痛苦,然後給他安樂。如一個人掉在水堙A最急切的是救他上來,然後給他喝姜湯,給他衣服穿,先救了他,拔了他的苦,才給他安樂,應該是先悲後慈,不過我們習慣講慈悲慈悲,不知各有定義。

觀音菩薩從初發心以來,一向都是以拔眾生的苦為主,令人得到脫苦,所以他又有一個名字叫施無畏者,或叫施無畏菩薩。如一個人在大火之中,或在大風浪中,觀音菩薩可以在最怖畏的時候,令他脫離險境,免掉怖畏恐懼,所以叫做施無畏。

在布施之中,有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。前面藥王菩薩本事品,主要講財施,燒身燒臂來供養佛,供養舍利,用身體來布施,是內財施;用種種金銀七寶供養,用身外之物來布施,是外財施。妙音菩薩品講現種種身來說法,就是法布施。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則特別注重講無畏施,法布施也有講。

大悲主要是無畏施,令眾生脫離險境,脫離怖畏。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,誰都有痛苦,有的心苦,有的身苦,有的身心都苦,甚至有無量的苦。苦總結起來有三苦、八苦,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苦,成年人有成年人的苦,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苦。既然有苦,就需要救濟。觀音菩薩是專門救濟我們痛苦,所謂除熱得清涼。

觀音菩薩像,多數是左手拿著淨瓶,右手拿著楊枝,這代表和像徵了觀音菩薩要消除眾生的熱惱,淨瓶甘露水灑下來,我們就會除熱惱得清涼了。觀音菩薩的大慈悲心,就是甘露水,我們眾生的貪嗔痴煩惱,令我們這個心是熾熱的,發起怒來心就像火燙一樣,面紅耳赤,貪有貪火,嗔有嗔火,痴有痴火。諸佛菩薩的大慈悲心就好像楊枝甘露一樣,可以令我們除熱惱而得清涼。觀音菩薩從初發心就是修這種大悲解脫法門,以這種大悲解脫法門來利益眾生,令眾生脫離險境,得到無畏,得到安全,得到安樂,這就叫施無畏。

我們一般人都講恭敬尊重觀世音菩薩,但我們要知道,只有同觀音菩薩相應,才謂之尊重觀音菩薩;如果你不學這種大悲解脫法門,不培養自己的慈悲心,不去利益他人,不去為大眾著想,只是隨便講:「我非常信佛,我毎天都禮佛,每天都讀很多經,做了很多功德。」但如果你沒有大悲心,沒利益眾生的心是沒用的,因為你與觀音菩薩的心是不相應的。我們一定要有個大悲心,要推己及人,甚至先人後己,為大眾設想,不是專門自私自利為自己設想。

佛法講的慈悲,不是一般世俗人講的仁愛、慈愛。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是學大慈大悲,因為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法的本義,也可以講是佛法的中心。中國佛教徒常常講,我們中國是大乘佛教國,東南亞那些國家是小乘佛教國。那麼大乘以甚麼為根本呢?是以大慈悲為根本。如果你說你是大乘佛教的信徒,你就要大慈大悲。

很多人是這樣念觀音菩薩:大慈大悲,千手千眼,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。有的人造觀音菩薩像,是造成千手千眼,有很多頭,很多手,很多眼。其實不需要這樣造的,這樣造反而讓人覺得有些古古怪怪。觀音菩薩又何止千手千眼呢?其實觀音菩薩是有無量手,無量眼。手代表慈悲,眼代表智慧。大乘的大慈大悲,必須要有大智慧配合,如果沒有智慧配合,是沒法子做到大慈大悲,智慧與愚痴相對。

一般人總是執著實有,執著有我,事事都從自我中心出發,自私自利,為我,為兒孫,為家族,處處從私心出發。世俗人的慈愛,是愛自己的兒女,愛自己的父母,這是狹隘的小慈,在佛法中叫愛見大悲,在世間上叫溺愛,是婦人之愛,不是叫大慈大悲。

菩薩的大慈大悲,為何叫做大?為何要普遍救護無量眾生?為何能利益無量眾生?是因為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。無緣不是講與你無緣,而是因為菩薩觀一切法空,無我,無能緣,不見有我可得,不見有眾生可得,無我相就無能緣,無眾生相就無所緣,能所平等,自他不二,一切無礙,這是智慧,我相空了,眾生相也空了。

眾生相空了,是不是不用救眾生也可以呢?不是的。菩薩修空觀,可以修到我空眾生空,但眾生無明愚痴沒智慧,他執著有我,就有痛苦,菩薩就要可憐眾生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講:「如是滅度無量眾生,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」菩薩教化眾生。令眾生生智慧,破執著,得解脫,就是滅度無量眾生。雖然是滅度了無量眾生,但須知道眾生是但有假名,是因緣和合所起的,是無實性的。既然是無實性,就無實眾生可滅度。有的人做了少少工作,就時常掛在嘴邊,到處對人說:「我度了很多眾生,我有很多功德。」如果這樣就著相了,甚麼功德都漏走了,就不能成為菩薩。所以我們做工作的動機,不要為我,做了工作,千萬不要到處夸耀,一定要無我相,無人相。如果有我相人相,就算是做了功德,利益也是很少。

觀音菩薩有無量的慈悲,有無量的智慧,他做了很多利益眾生的工作,即使捨身捨命去救濟眾生,也不覺得自己做了甚麼,也不覺得眾生受了自己的恩惠,這樣才叫做有智慧。有這樣的智慧,就可以無限無盡地利益眾生。所以慈悲要配上不執著,無我相,無人相這般若空慧,才可稱大慈大悲。如果沒般若空慧,處處執著有我,處處從自我中心出發,這樣的慈悲只是婦人之愛,是溺愛,是很狹隘的愛,不是菩薩的慈悲,不是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與大乘的慈悲是相反的。

菩薩當徹證一切法空的時候,他就同時知道,一切眾生是假名有,畢竟空,所以不見有眾生可度,也不見我能度眾生,就可以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所以菩薩能空有無礙,這就叫做悲智雙運。菩薩雖然有智慧通達一切法空,但也有大慈大悲心憐憫眾生。

怎樣才能空有無礙呢?一方面要不執著,一方面要有慈悲利益眾生。空就是智慧,有就是慈悲,慈悲不妨礙智慧,智慧又不妨礙慈悲,慈悲與智慧一起去運用,不相妨礙。所以必須通達一切法空,有這種智慧,然後才可大慈大悲利益眾生。智慧越大,慈悲越大;慈悲越大,也可以培養智慧越大。這是相依相成,相得益彰。

菩薩必定是慈悲與智慧一起運用的,不會偏於悲。《維摩經》講:「愛見大悲是菩薩縳。」有悲無智是菩薩的束縳。只有悲智相運,一方面達一切法空,無我執,不見有眾生相可得,就可以大慈大悲,普遍利益一切眾生。所以菩薩的慈愛,對不同凡夫的愛。

菩薩不但修無常,無我,無相,而且要修無量心三昧。如果在小乘來講,是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静。修諸行無常,可成就無願三昧,觀諸法無我的時候,成就空三昧;如果修涅槃的時候,成就無相三昧,小乘叫三三昧。大乘不但修三三昧,更主要的是修無量心三昧。無量心三昧就是大慈大悲,大喜大捨,由觀眾生苦,觀諸受皆苦而興。

無量心也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這四無量心,其實大慈大悲已包含大喜大捨。四禪天、色界梵天都修四無量心,他們同菩薩所修的有甚麼不同呢?梵天觀的是一四天下的眾生,菩薩是觀無量世界的無量眾生,對象大了很多。

因為眾生愚痴,有煩惱,有痛苦,凡所受都是苦;苦受固然是苦,樂受也是苦,不苦不樂受都是苦,因為是無常,無常故苦,但眾生不知。菩薩可憐眾生,就觀苦起悲,觀眾生苦,發菩提心。菩薩為何會發菩提心?是因為觀眾生苦,但又覺得自己沒辦法去救拔眾生,就發心學佛法,學智慧,學佛功德,最好能成佛,有無量無邊功德,就有力量去救護眾生了。有大悲心才是菩薩,菩薩以大悲為上首,首即頭,每個人都有頭,菩薩以大悲為頭,有憐憫眾生的心,就是菩薩的頭。如果沒大悲心,那個菩薩就沒頭了,就不是菩薩。

大乘以菩提心為因,大悲為上首,立志成佛是菩薩的因,發大悲心憐憫眾生是菩薩的首要條件,有因要有果,成佛為果的圓滿。那麼用甚麼達到成功,達到果的圓滿呢?這就要以無所得為方便,無所得就是智慧,通達一切法空就無所得,不著我人眾生壽者等相。以無所得為方便,還要加上一句,以方便而至究竟。通過無所得,而起方便來利益一切眾生,這樣積集無量無邊功德,才可以究竟圓滿成佛。普緣一切眾生,而不住眾生相,能這樣來學大慈悲,才符合佛陀的精神,這不是狹隘的小慈小悲可比。

這就是觀音菩薩的精神,也是佛陀的精神,它不同於一般的家族主義,也不同於一般的宗教。甚麼信我者得救,順我者生,逆我者亡,以自我為出發點,這就變成自私了。而佛教的慈悲,是非常高尚的道德,是無我Z私的,是廣大平等的。

在《法華經》來講,這種慈悲,不只是救眾生出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途,也不只是救眾生出離人間的痛苦,連天的痛苦,三乘的不究竟,也要脫離,要權顯實,最後一定要引導眾生成佛為止。這是徹底的慈悲,是最高的慈悲。就好像佛在《法華經》所說:「佛自住一乘,如其所得法,定慧力莊嚴,以此度眾生。」以定力慧力做莊嚴,來度眾生,一切眾生都要成佛,要令一切眾生都同佛一樣。佛的一乘慈悲就是這樣。

觀音菩薩的慈悲也是一樣,不是度脫離賊難水難火難等少少的苦就算,而是一定令眾生徹徹底底成佛止。所以觀音菩薩、妙音菩薩、藥王菩薩,都運用普現色身三昧,現種種身來教化眾生,令眾生漸漸進步,至成佛為止,這是菩薩的大慈大悲。

我們念觀音菩薩的人,就要學觀音菩薩的慈悲,以觀音菩薩做我們的模範。佛在《法華經》中舉出藥王菩薩、妙音菩薩、觀音菩薩,志在教我們以他們為榜樣,教我們學他們的大慈大悲,教我們修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施。

我們一般人可能也有些慈悲,不過是很狹隘的小慈小悲,即使有同情心,也只過是小小的愛心,不{大,這是因為執著有我,因為無智慧,所以就慈悲不起來,只能愛自己有關系的人,或者只愛自己。世人講愛甚麼人都是假的,愛自己才是真的,處處為自己設想,為自私設想,以自我為中心,其實是愛不到的,結果都是造苦因,越愛自己就越是苦因,所謂「樂是苦因」。但一般世人不知,皆因沒智慧。

觀音菩薩為何能大慈大悲?是因智慧大。他的慈悲是無量的,智慧也是無量的,他是用大慈大悲去做工作。依普門品看,觀音菩薩的工作,可歸納為救苦和說法。觀音菩薩做這兩種工作的出發點,是大慈大悲,由大慈大悲作驅動,與大智慧配合來做這兩種工作。普門品前一大段講救苦(大悲),後一大段講說法(大慈)。

觀音菩薩的工作與佛是一樣的,他的願力是同佛一樣的。在《大悲經》婸﹛A觀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。《法華經》說釋迦牟尼佛了憐憫那些他以前教化過,發了一乘菩提心,但因為懶惰退心而墮落受苦的弟子,來到這個娑婆世界,尋找那些退心弟子來教化。但他們初時接受不起一乘,佛就要為實施權,先說三乘法,栽培到他們的煩惱薄弱了,志氣大了,根機成熟了,最後開權顯實說《法華經》,告訴他們:「你們本來是一乘菩薩,不過你們懶惰退心而墮落,現在我勸你們要重發一乘心,如果你們不發心,我就不認你們做弟子。」佛一心一意引導弟子回入一乘,不允許他們永遠停留在三乘,以三乘為究竟,否則佛就達不到自己出現於世的目的,不能令那些退心的弟子恢復一乘地位,就不能令他們得究竟安樂。慈是與樂,要令他們得究竟安樂,唯有成佛才是究竟。所以佛到最後必定要開權而顯實,這也是大慈大悲,是徹底的慈悲。觀音菩薩的慈悲和願力與佛是差不多的。

或者有的人以前未種過一乘善根,難道就用教化?不是的,佛菩薩一樣會教化他們。佛菩薩的大慈悲心,是普遍於一切眾生,如果有的眾生未種一乘善根,就為他們種一乘善根;已經種了一乘善根而忘記了的,佛菩薩就提醒他們,要他們回入一乘。總之,最後的目的,都是令眾生入一乘,這是最大的慈悲。

如果只是救苦,眾生沒飯吃,就給他們吃飯,沒衣服穿,就給他們衣服,沒房子住,就給他們房子,有甚麼不安樂,有甚麼痛苦問題,幫他們解決,這只是小慈小悲,不是大慈大悲;只有引導眾生成佛,才是徹底的大慈悲。

普門品開頭一大段是講觀音菩薩救苦,為何要救苦?不是救苦那麼簡單,救苦最終的目的,是為了要眾生行一乘菩薩道,圓滿一乘佛果功德。觀音菩薩現聲聞身,不是想說聲聞法,而是為了引導眾生行一乘菩薩道,回入一乘;就算現辟支佛身,現國王身,現所有身,都是為引導眾生發一乘心,行一乘菩薩道,直至成佛。

觀音菩薩救苦是與眾生結緣,未成佛道,要先結人緣。我們千萬不要未成佛道,先結人怨,否則只有墮落。為何要先結人緣?因為行菩薩道要教化眾生,如果每個眾生都與你無緣,即使你有很好的學問,有很好的口才,你又怎能教化眾生呢?所以行菩薩道一定要先結人緣。

觀音菩薩處處救苦,當然是大悲,但有救苦這個大悲還不{,他志在與你結緣,等有適當的機會,就會引導你入一乘,引導你發一乘菩提心,一直引導你成佛。這樣觀音菩薩才認為自己盡了大慈大悲的責任,盡了行菩薩道的責任,盡了教他眾生的責任。救苦可以說是方便,方便即是將就,即是手段,要眾生修學一乘菩薩道才是目的。觀音菩薩救了你的苦,你是不是要感恩?是不是要聽菩薩的教化?所以救苦是施設的方便,到最後要眾生進入一乘佛道,這是觀音菩薩救苦的真實目的,這就是顯實。普門品前一大段講大悲救苦是施權,後一大段講隨類現身說法是顯實。

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單行本流通,而《法華經》的其他品,是少有單行本流通,而遠參老法師則極力流通方便品,我記得在我小孩子的時候,我姑姑拿了一本方便品回來,叫我背熟它,并且說:「如果你能背出來,給你五塊錢。」那時候的五塊錢不是少數目,當年我九歲,大概是民國十幾年,那時候的齋堂一個月的伙食費只不過是三塊錢,五塊錢差多是兩個月的伙食費了。後來我才知道,那五塊錢是遠老法師給的,他為了鼓勵大眾讀方便品,就說誰背得出方便品就給他五塊作獎勵。不過那時候我很懶,沒背得出來。

為何到處都有普門品單行本流通呢?在東晉時代,北涼河西王沮渠蒙遜,生了一個惡病,群醫束手無策。後來從中印度來了一位叫曇無讖法師,他勸皇上一心一意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,結果皇上的病就好了。於是皇上通告全國,令人盡量抄寫流通讀誦普門品。從此就有普門品單行本流通了,并且有很多人讀普門品而得到感應。這就顯示了觀音菩薩那種大慈大悲的大威神力,在中國已經是很普遍了。

我們只知道觀音菩薩靈驗是不{的,我們一定要知道觀音菩薩的目的是甚麼。每一本經,每一品經,都有它的宗旨和歸趣;而普門品的宗旨是講發揚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,以流通《法華經》為歸趣。因為觀音菩薩救苦和說法,都是志在流通《法華經》。

如果我們只知觀音菩薩能救苦,只知觀音菩薩有感應,那我們對觀音菩薩的了解就太少了,所感得的應也就太少了。如果我們認認真真徹底認識觀音菩薩的宗旨和意趣,我相信我們所得的應,是會更加好,效果一定大得多。我們得到少少的應,不要以少為足。我們與人相處也是一樣,人之相知,貴乎知深;如果你對那人的認識是不深的,他幫你也是有限度的;如果你對那人的認識是很深很透徹的,他是會盡心盡心力去幫助你的。

菩薩雖然有平等心,但如果你對菩薩認識得清楚,這功德力就不同了。如果你當拜車公拜黃大仙很靈驗那樣的心態去拜觀音菩薩,就貶低了菩薩的價值,你所得的應就少得多了。

觀音菩薩為了同眾生結緣,很多人都知道有感應,但這些應不是很多。如果你真真正正徹底認識觀音菩薩,這個應,一定大得多。如一般人敲鐘,大扣大嗚,小扣小嗚;輕輕地敲,鐘聲就小,用力敲,鐘聲就大。

「觀世音」三字是菩薩名,菩薩名是依他的功德來安立的,他有這種功德表現出來,大家都認識他的功德,大家都尊重他這種功德,所以就安立這個名字。雖然每位菩薩都是平等的,序品講的八萬大菩薩,每位都是一乘不退轉菩薩,功德是一樣,平等平等;但當他們行菩薩道的時候,以那種功德特別顯彰出來,特別為大眾所認識,於是大眾就稱呼他這個名字了,這是依他行菩薩道時的表現而得的尊稱。

觀音菩薩也是一樣,由於他行菩薩道以來,都是修大悲法門,教人和自修都是修救苦救難的大悲法門。「觀」是看,用眼來看。我們都知道,除了肉眼,還有心眼。心眼是講智慧,如那些盲人很聰明,甚麼聲音都分辯得很清楚,這就叫心眼、智慧眼,不過這些智是世間淺智,菩薩的智是深智。在佛法來講,有肉眼、天眼、法眼、佛眼。觀音菩薩當然是用智慧去觀,千手千眼的眼是智慧眼。

「世」是指世間,在佛法來講,有正覺世間、器世間、有情世間。器世間即物質世間,在佛經的名詞叫依報。正覺世間和有情世間是正報,正報是指這個業力所感的身體。正報所依靠的,所安住的,所依住的地方,叫器世間,即山河大地。正覺世間和有情世間是人,正覺世間是指聖者,有情世間是指凡夫。觀音菩薩所觀的主要是有情世間,正覺世間也有觀,如那些退了心墮落了的一乘菩薩,他們不接受大乘,只接受三乘,只修阿羅漢、辟支佛,觀音菩薩也要引導他恢復一乘。不過在救苦方面,觀音菩薩救有情世間就多些。

廣泛來講,這個「世」就是眾生,能觀是屬於菩薩,所觀是有情,眾生就是有情,世間就是眾生,有情即凡夫。

觀世音是菩薩的名,「菩薩」二字是通稱,就好像稱呼先生小姐。觀世音是菩薩,文殊是菩薩,藥王也是菩薩,每位都可稱為菩薩,觀世音是他特有的名字。菩薩是發菩提心,行菩薩道的通稱,凡夫如果立了成佛的大志願,決心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的人,就是菩薩,不過菩薩的程度有高有低。菩薩的全名梵語叫菩提薩埵,中譯是覺悟的有情,簡稱覺有情。菩提是一個名詞,是覺的意思;薩埵是另一個名詞,是有情。

我們人人都是有情,所有動物都是有情,有知覺,有感情,就是有情,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有情,不過在有情之中,我們是不覺的有情,是迷的有情。如果我們聞了佛法,知道世間是苦,知道有聖者,是可以轉凡成聖,可以離苦得樂,可以解脫生死,可以行菩薩道,可以成佛,當我們知道後,可以說是初步的覺。當我們覺得生生死死流轉三界苦,沒甚麼意思,與其無量無邊劫流轉生死,受種種苦,何不發菩提心?何不生生世世行菩薩道?何不利益眾生,何不利用時間去做些有意義的事?能{這樣想也是初步的覺。我們慢慢通過多聞正法,親近善知識,親近諸佛菩薩,漸漸進步,可以透過十信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同時應發一乘菩提心,親近一乘大菩薩,漸漸進步可以成佛。總之,由初發菩提心,立定成佛的志願開始,就可稱為菩薩。「覺有情」是菩薩的第一種解釋。

菩薩的第二種解釋是「上求佛道,下化有情」。向上求得佛的覺悟,向下要教化眾生,凡是菩薩都要自利利他,不會有一位菩薩只是自利而不利他的,自私自利的人不是菩薩,一定要利他,才會有進步,才會有精進力。菩薩一定要雙管齊下,一方面上求佛道,一方面下化有情。你本身已是有情,難道你甘願永遠做迷的有情?你不要說:「我不敢這樣大膽,我怎敢做菩薩?」這不是大膽,人人都應該做菩薩,這是順佛意,佛希望我們做菩薩,尤其是遠老法師,他怕我們忘記了自己本是菩薩,所以他在《法華經》的修正本塈漇雃h「眾生」這個名詞改為「菩薩」,因為我們以前是發過菩提心,原本是菩薩,只是退了心而變成凡夫。我們現在做菩薩是應該的,但我們不要忘記做菩薩的本份是甚麼。如果貢高我慢地自認是菩薩,自私自利而忘記了要利益眾生,這就不算是菩薩。只有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處處為利益眾生著想,處處為教化眾生著想,盡做菩薩的責任,才是真菩薩,才不辜負菩薩這個名詞,才不會侮辱菩薩這個名詞。

薩埵這個名詞不只是有情那麼簡單,這個名詞的字根,原本有一種沖勁的意思,好像跑步的人要拿冠軍,一定要有沖勁。有情就有勁,螞蟻看見有食物,就會不停地去搬,甚麼艱難都不怕,這就是有沖勁。人的求生欲是很L的,人為了生活,為了賺錢,為了有飯吃,怎樣辛苦都不怕,甚至失去父母兄弟朋友的感情也在所不惜,這也是有沖勁。只不過凡夫只有迷的沖勁,著貪嗔痴那媔],向著三惡道那媔]。而菩薩的沖勁是向著佛道那媔],向著覺悟那媔],有股沖勁利益眾生,大股沖勁來學佛的種種功德。菩薩有這股覺的沖勁,就會勤修戒定慧,熄滅貪嗔痴,就能無量無邊劫修菩薩行,無量無邊劫利益眾生,而不覺辛苦,不怕艱難。

我們發不發菩提心都是薩埵,都是有情,與其做個迷的薩埵,何不做個覺的薩埵,何不發菩提心呢?所以我們做菩薩不用客氣,不要退縮,如果退縮就沒沖勁了。《法華經》不但叫我們做普通覺的薩埵,還要我們做一乘菩提薩埵,做一流的菩提薩埵。一乘可解作一流,是最高級的。你不要說不敢做,不敢就變成自卑,就會自暴自棄,所以做菩薩不可以客氣。

「音」是指聲音,觀音菩薩是能觀世間的聲音,眾生用大聲、小聲稱念觀音菩薩,菩薩都能聽見,甚至心聲(在心堛滌囥嚏^也能聽見。竺法護法師譯作「光世音」玄奘法師譯作「觀自在」,意思都是差不多的。

「普門」,的門是可以出入,有通行的意思,沒門就不可以通行,觀世音菩薩是可以透過他這道智慧慈悲之門,引導我們由這道門,回入一乘佛道,到達成佛的目的地。門又可以解作類,眾生有種種之類,有人類,有天類,有天龍八部類,人之中又有國王類,有宰官類,有男類,有女類。無論甚麼類的眾生,觀音菩薩都會普遍來救拔他,引導他,如經文所說:眾生應以甚麼身得度,觀音菩薩就現甚麼身來為他說法。因為菩薩的心是平等的,尤其是《法華經》,主要是講出平等的意思,講出佛菩薩對眾生的平等,講出佛菩薩那種慈悲的平等、智慧的平等,也講出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,即是眾生平等。

全本《法華經》的宗旨,是以開權顯實為宗,以一乘因果為趣,再透徹些來觀察,就可知《法華經》是講一乘平等法,人人都可以成佛,這就是平等法。在釋迦佛的眼中,人人都是一乘菩薩,佛來到這個世界,就是為引導那些退心的菩

薩,教我們互相作菩薩想,處處發揮平等的道理。觀音菩薩度眾生也是平等的,因為觀音菩薩的智慧平等,慈悲平等,所以現身說法也是平等,也是普遍。

「普」的意思就是平等,普遍利益一切眾生,無論那一類的眾生,只要有緣,觀音菩薩都會救拔他,教化他。但絶對沒因緣的人是沒辦法救拔的,因為佛也不能度無緣之人。如一個鐘表,少了某個零件,就會停。無論哪樣事物,都需要講條件,講因緣。眾生得到觀音菩薩的救度,也是要講因緣。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,是普遍於一切眾生之類,所以叫「普門」。所謂無處不現身,甚麼世界,甚麼種類,觀音菩薩都可以現身去教化他,處處都可以講是觀音菩薩的道場。

一般人講南海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,有的講印度補怛洛迦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。古時有個日本人在中國,請了一尊觀音菩薩像,要運回日本。船到浙江定海縣岑島海面,忽起大風浪,沒辦法回日本。那人就想,可能是觀音菩薩不肯去日本,不如就在這堣W山,建築一間廟來供養觀音菩薩。於是人們根據經婸〞爾肊肮平{山的譯音,叫這堸絕隍山。現在的人好像限定普陀山才是觀音菩薩的道場,其實觀音菩薩的慈悲是普遍的,是無處不現身的,我們不必限定某個地方才是觀音菩薩的道場。

太虛大師講:「清淨為心皆補怛,慈悲濟物即觀音。」我們的心清淨,處處都是普陀山,補怛即普陀,不執著有我,不自私自利,不起貪嗔痴,心就清淨了,處處都是觀音菩薩的道場;我們學觀音菩薩慈悲利人,濟物即利人,慈悲利人,功德增長,漸漸進步,就是同觀音菩薩一樣了。太虛大師是這樣解釋普門的,觀音菩薩是隨類現身,無機不應,無類不現。觀音菩薩的慈悲是普遍平等的,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,這就是慈悲普門;現身的地方也是普遍平等的,是無處不現,不用揀擇地方,這是方所普門。

觀音菩薩說法,也是隨眾生能{接受甚麼法門,就說甚麼法門,初時是栽培他,令他的煩惱薄弱,智慧顯發了,到最後必定引導他入一乘。這種是說法平等,說法普門。如果為甲說聲聞法,為乙說緣覺法,為丙說人天法,這似乎不平等,但觀音菩薩初時是用種種方便,為不同的眾生說種種不同的法,到最後,必定會引導他們入一乘,這就是平等。所以普門有慈悲普門、說法普門、方所普門。

「品」是一章一節,屬於那一類,關於那一類的話,編成一章,就叫做品。這一品是專講觀世音菩薩的,所以立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。以上釋品題竟,以下釋經文。

『爾時無盡意菩薩,即從座起,偏袒右肩,合掌向佛,而作是言:世尊,觀世音菩薩,以何因緣,名觀世音。』

這是無盡意菩薩舉出觀世音菩薩的名字,請問佛。「爾時」是當爾之時,上一品講妙音菩薩由淨光莊嚴世界來娑婆世界作佛事,禮拜釋迦佛、多寶佛,供養《法華經》,他帶來的八萬四千菩薩都得到普現色身三昩,得到法華三昩,然後妙音菩薩就回去了。他走的時候,法華會還未結束,多寶佛塔和那些大菩薩還在虛空。這「爾時」就是當妙音菩薩回去之時。

無盡意菩薩為何要起來請問呢?是因為前一品釋迦佛讚揚妙音菩薩現種種身來流通《法華經》,無盡意菩薩覺得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也有觀音菩薩現種種身來說法,他想發揚觀音菩薩的精神,宣揚觀音菩薩的功德,但他覺得自己不{力量來宣傳,如果請佛來講,就特別有力些,影響力會大些,所以他就請佛講。

「無盡意菩薩」的意思,是講這位菩薩的慈悲願力是無盡的。古時有首偈頌解釋無盡意:「世界無邊塵擾擾,眾生無盡業茫茫,愛河無底浪滔滔,是故號為無盡意。」這主要是說,世界無盡,眾生無盡,煩惱無盡,無盡意菩薩的慈悲願力也無盡。其實每一位菩薩的慈悲願力都是無盡的,觀音菩薩的慈悲願力又何嘗不是無盡的呢?不過每位菩薩在某個階段,某種因緣,所表現出來的某種特徵,當時大眾認識了菩薩這個特德,安立他的名號。菩薩的慈悲願力,是由眾生引起的,由於眾生的苦惱無盡,業力無盡,所以菩薩的慈悲也無盡。

當時,「無盡意菩薩,即從座起」。我們記得,當時的法華會還在虛空,「即從座起」,是從虛空的座起。

「偏袒右肩,合掌向佛」。這是習以為常的禮貎,照當時印度的規矩,行禮之時,就算當時的衣服不是「偏袒右肩」,也要把衣服整理成露出右面的肩膀,然後合掌當胸,表示很誠懇,表示身業的恭敬。佛弟子是應當三業恭敬的。

「而作是言」,當時無盡意菩薩講這些話,態度很恭敬,內心極誠懇,表示他的口業恭敬和意業恭敬。

無盡意菩薩這樣說:「世尊,觀世音菩薩因為甚麼緣故,甚麼理由,甚麼條件,而得到這個名號?」無盡意菩薩是一乘不退轉大菩薩,他是知道的,但有些程度不很高的菩薩不知,我們後世的眾生不知,他希望大眾都認識觀音菩薩,學習觀音菩薩,所以他就為眾發問了。

『佛告無盡意菩薩,善男子,若有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世界眾生,同時受諸苦惱,聞是觀世音菩薩,有大威力,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,即時觀其音聲,皆令得解脫。』

佛回答弟子時有總答和別答,這段是總答。佛告訴無盡意菩薩:善男子啊,我現在告訴你。

舊本是沒有「十方」二字,這是遠老法師加上去的,因為觀世音菩薩利益眾生,救眾生的苦難,不只是在娑婆世界,不只是在一方,而是在十方,前一品講妙音菩薩也是能救護十方世界諸眾生。只有加上「十方」二字才能表揚觀音菩薩那種威力,那種慈悲,那種平等。如果觀音菩薩只救一方眾生,是不{平等的,所以遠老法師要加上「十方」二字。

「若有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世界」,不是指一個世界,而是講十方世界。十方無量世界的那麼多眾生,「同時受諸苦惱」,「同時」即同一時間。

你也許會覺得,這麼多人一起受苦,菩薩能一起救那麼多人嗎?你必須知道,觀音菩薩有無量的大威神力,有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慈悲,無量的三昩,無量的功德,做起事來,不會像我們那樣手忙銃獺A緊緊張張,他是能同時救護無量的眾生,我們不用擔心。

在佛法來說,眾生有三苦、八苦和種種苦。三苦是苦苦、壞苦、行苦。苦苦是講我們有這個四大五蘊組成的身體,本身已是苦了,再加上生病就苦上加苦,年老時身體又有很多毛病出現,餓、飽、冷、熱都會感到痛苦。壞苦是說我們雖然遇到樂的環境,但不會永遠是樂的,樂是時時刻刻都會變的,當樂變壞時,比未得到樂時更加痛苦。行苦是指時間性,無常性,一切事在時間遷流當中,變動不居,苦的境界會自自然然到來,是不可避免的。如一艘船在航行,船上的人熟睡得爛醉如泥,但船向著暗礁駛去,觸礁時自然發生危險,不知不覺間,痛苦已經臨頭。

我們人生也是一樣,就算你現在不覺苦,但隨著時間的遷流,自然是會病,會老,會死,這是人生的定律,所謂「無常故苦」,你是無法抗拒的。

苦有苦的意思,惱有惱的意思,苦是屬於身所感受到的,惱是偏重於心,心媊控o亂,不安寧,有擾動,苦惱合起講也是有關系的,如果身苦,也會影響心惱,身心是互相影響,互相交織的,不可以獨立,身不可以離開心,心也不可以離開身。佛教不講唯物,也不講唯心。身心是相依的,如三蘆矗立,三支蘆葦草靠在一起才站得穩,如果抽起一支就會倒下。苦惱是因緣生法,所以一般人都不把苦惱分開來講。

眾生是人人都有苦惱,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苦惱,成年人有成年人的苦惱,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苦惱,窮有窮的苦惱,富貴有富貴的苦惱,我也有很多苦惱,不過我的苦惱不是從自己得來的,差不多都是由別人引起的,或者是由大眾引起的,或者是由團體引起的,我自己個人沒甚麼苦惱,因為我個人的苦惱,我自己有力量去解決,即使生病,發燒、頭痛、腰痛,我也不覺得苦,甚至沒飯吃我也不覺得苦。我曾經十幾天沒有飯吃,照樣聽經,照樣寫筆記,不讓人知道,心堣覺得苦,還覺得很得意,很有趣,沒有飯吃也可以。(當時的心理帶點天真又幼稚),等到別人揭穿了,我還不高興,反怪別人破壞了我的嘗試。自己的事我有能力解決,但大眾的事,我就不{能力,因為福慧不足,功德缺少,遇到難題就引起苦惱。

每個眾生都有苦惱,我們不妨想想,有過多少的苦惱,由少年到青年、壯年、老年,無論行運、失運、貧賤、富貴,都有無數的苦惱,有自己身心的苦惱,人與人之間感情上也會引起苦惱,總之回想起來就有無限的苦惱。

我們無論身受苦或心受惱,我們都有個要求,就是想辦法離苦,因為誰也不喜歡苦。當我們自己沒能力離苦時,有甚麼辦法呢?我們可以念觀音菩薩。經有明文「聞是觀世音菩薩,有大威力,一心稱名」,就可以得解脫了。這個「聞」,是聽誰講的呢?或者是以前聞,從前聽到別人講,或者是現在才聽到,不是時常有人講的。本來聞是耳聞,但如果沒人講就靠讀經,用眼做聞,等於耳聞一樣。

我們有時會聽到有人講:觀音菩薩是有大威力的,當你有困難,有苦惱時,你念觀音菩薩,是很靈驗的,一般人講靈感,但如果你深入研究就知道不是靈感,而是靈應。觀音菩薩是應,應眾生所求,眾生求救是感。當我們聽聞觀音菩薩是很靈應的,有求必應,馬上就念觀音菩薩,就可得到應驗了(得到好處),就是離苦得樂。

但如果以《法華經》的立場來講,這樣講就太簡單了。《法華經》的立場是開權顯實,說明佛以前所說的三乘法都是佛所施設的方便,佛的意思是要大家都行一乘菩薩道,大家都要圓滿一乘佛果。觀音菩薩救度眾生的目的也是同佛一樣,最終都要引導眾生回入一乘佛道。他助佛揚化,同樣也有佛的大慈大悲。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是為甚麼?他為甚麼說法?眾生為甚麼得解脫?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明白。菩薩救了你的苦,與你結了緣,你就會感恩,會聽菩薩的話,聽菩薩的引導,菩薩就會告訴你,要你發一乘心,行一乘菩薩道,直至成佛。所  以觀音菩薩救苦和現身說法都是為了開權顯實。或者最初時會用三乘引導,但到最後一定要你成一乘佛果,他才算是了狾菑v的心願,完成他的責任。這些道理我們不可不知,否則只知道觀音菩薩尋聲救苦,有求必應,而知道佛菩薩的本懷在哪堙A目的在哪堙A就認識不透徹了,你所得的感應也不會多,不會大,就算有也是很小的。

當我們聞到觀音菩薩有大慈大悲,有大威力(威力即功德力、三昩力、智慧力、慈悲力、神通力),如果能一心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就可得解脫了。觀音菩薩的大威力,是一乘菩薩的大威力,是一乘菩薩的無量三昩力,眾生能{一心稱名,必得解脫。這個一心很重要,一心是沒有異心,沒疑心。如果你半信半疑,一邊念觀音菩薩,一邊又懷疑菩薩的能力,那就不是一心了。一心是要信得很誠懇,很真切,就像做兒女的有痛苦的時候,一定會信媽媽能令他得安樂。我們信觀音菩薩,一定要像有病時信醫生,有苦難時信父母那樣誠心誠意,專心一意地信。如果聽見別人說觀音菩薩很靈驗的,你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念,就是有疑心,同時也即有異心。又或者以為念一會兒觀音菩薩,念一會兒文殊菩薩,再念其他諸佛菩薩,力量就會大些。這樣念就不是一心念,如果再念其他的神,就更不專一了。我們念觀音菩薩,要專一其心,要很虔誠,很懇切。

佛教媮羲滿u一心」,含有「定」的意思,有定的力量,修定即是修心,專一其心地念,由正念可以引入正定。

當有苦惱時,我們念觀音菩薩,不一定念很久,我們一念,觀音菩薩「即時」就「觀其音聲」,我們即時就「皆得解脫」。所以我們不用恐怖,觀音菩薩是施無畏者,只要我們「一心稱名,觀世音菩薩,即時觀其音聲」,他不是慢慢才觀,而是馬上就觀到,就能令我們得到脫離痛苦,得到安樂。

我們須知道,解脫有種種,如果墮在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能離開三途苦而得到做人,這也是一種解脫,是解脫了三惡道。或者有的眾生是想生天,他解脫了人身而得到生天,這也是一種解脫。如果以法華經的立場來講,證了三乘果,也不是究竟徹底的解脫,因為那是方便的,是有變心性的;只有證到一乘佛果,才是究竟徹底的解脫。

觀音菩薩救眾生的苦,是有層次的,有徹底的,也有不徹底的。如果你有三途苦,觀音菩薩就會救你離開三途苦,得人天樂;但人天堣]是苦的,人有人苦,天有天苦,當天人五衰相現將要墮落時,也是很苦的。這時觀音菩薩會救這些人天離人天苦,得三乘樂。而三乘阿羅漢、辟支佛也有三乘的苦(不究竟、不圓滿),觀音菩薩就會引他們入一乘,脫離三乘苦,得一乘樂。這是一層一層的解脫,是有深有淺的。總之,觀音菩薩會按著你的需要,一直引導你得究竟解脫為止,引導你成佛為止。這才叫「皆令得」究竟「解脫」,這才完成觀音菩薩的本願。

或者你會有疑問:「我們因何受苦惱?四諦法中講,苦是果,果必由因,因是集,集是煩惱,是業;我已生煩惱,己造了業,我受苦是應得此報,應該受苦;現在觀音菩薩截斷了我的苦果,就變成不合因果了,似乎不通。」

我們須知道,除了定業不可轉之外,其它業是可以轉的,不是固定的,而定業,佛也不能轉。如你現在做了人,得到這個身體,這是定業,今生之內,你如果是女人,不可以忽然變成男人,也不會忽然變成牛。或者有的業是很重的,也是定業。但照古德來講,重的業,只要他有足{的時間懺悔改過,能勇猛精進地修行,破我執,破法執,通達一切法空,有見道的功德,有戒定慧的功德,也是可以轉的。

在佛經埵陪蚅斑諢A當鐵棒燒得通紅時,用水淋下去,水會馬上乾。水譬喻業,燒紅的鐵棒譬喻智慧,只要你有大智慧,有大功德,那些業也是會轉的,或者是重報輕受,會減輕罪報。如阿闍世王,他曾犯過五逆罪,照因果定律,是應該墮地獄,但後來他又做了很多功德,供養佛法僧,成就聖僧結集經典,在他死後,墮入拍球地獄,如皮球一樣,拍下去立刻彈起來,即墮地獄受苦的時間很短,論因果,他是有受果報,但因為他有很大功德力,就減輕了苦報,這是重報輕受。

如今我們學《法華經》,對觀音菩薩有一定的認識,這種聞經的功德,就是令業障消除的因緣。我們得到菩薩的應,也要有因有緣;我們的業能轉,也要有因有緣。所謂有因有緣世間集,有因有緣集世間;有因有緣世間滅,有因有緣滅世間,這是因緣的道理。這就說明,只要有因緣,重的業,也有轉的可能。所以佛教不是定命論,就是這個理由。佛教不講唯心,也不講唯物,更不講神造,而是講智慧,講因果,講因緣。你不要以為念一下觀音菩薩就得解脫,這是迷信;其實得解脫是有因有緣的。

我想在座各位,很多人都曾得到觀音菩薩的感應。觀音菩薩的應,有時是顯應,有時是密應。顯應是明顯的,密應是應了你也可能不知,過後回想才知。遠老法師曾講過一個幾十年前的真實故事:陳步偉是遠老法師的朋友,當年遠老法師在廣東中山講經,陳步偉在講堂的外面幫人寫大字。那時陳步偉很煩惱,因為他在廣西桂林財政部工作的哥哥,由於賬目問題,可能是被人陷害而入獄,被判無期徒刑。有一天,一個和尚背著一個大袋子來見遠老法師,說是來聽經,想住在這堙C遠老法師說:「今天已經圓滿了,你要聽經應早些來。」那和尚說:「那我去別的地方掛單好了,這袋經書放在這堸e給人看吧。」遠老法師打開袋子一看,堶惘酗@本觀音感應錄,就對陳步偉說:「你哥哥有救了,你把感應錄寄給哥哥看吧。」陳步偉馬上把書寄給在桂林的弟弟,要他拿給哥哥看,并要哥哥念觀菩菩薩。他的哥哥未曾與佛教結過緣,當然也不知觀音菩薩能救他。當他看了這本書之後,就開始念觀音菩薩,念到第七句,忽然有四個大漢跑進來,開了監獄的門叫他走。他的弟弟就帶他來到廣州,這官司就不了了之,也沒人去追究。

我自己時常都覺得得到觀音菩薩的加被,雖然不是顯應,但經常都有密應。如這個妙華佛學會,我自己是不敢承擔甚麼責任的,我沒福德,沒智慧,沒才幹,沒大力量,憑甚麼擔起這重擔?我自己心媟Q,這是憑觀音菩薩的力量,憑三寶的力量,如果不是靠觀音菩薩和三寶的力量,我怎敢挑起這個重擔?這麼多老菩薩和年青菩薩來幫我,我認為是觀音菩薩的力量,令大家發心來扶持這個法會,輔助這個法會。

我從幼年學佛,到成年後在學校教書,直至現在,我一段一段地回憶,一年一年地回憶,我都覺得常常得到觀音菩薩的密應,否則我不會有今天。我也曾經歷過很多苦難,是觀音菩薩密密地加被,令我渡過難關。我希望大家能認識觀音菩薩的好處和功德,時常稱念觀音菩薩,這一定有好處的。

上一段是總標得名所以,下面一段是分別舉列救苦事例。本來觀音菩薩所救的難是有無量無邊的,這堨u列舉了十二種。

『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,設入大火,火不能燒,由是菩薩威神力故』。

這段是講救火難。我們口念、心念、大聲念、小聲念、無聲念都叫「持」,總之心媟Q著觀音菩薩的功德,念觀音菩薩的名號,這就叫做「持」。

「設入大火」,這不是講有人明知大火還走進去那麼蠢,而是說他走進去的地方忽然起火。如樹林和草叢,在秋冬季節,草木很乾燥,風吹起來磨擦草木,在太陽下暴曬,都會引起野火,或者有人亂扔蝩Y,也會引起大火。未起火時你走進樹林或草叢,火一燒起來的時候,你即是入了大火。

從前有位法智法師,他經過一個蘆葦草叢,忽然看見四周起火,無路可走。他想,反正是沒命的了,不如坐著念觀音菩薩。他念了一段時間就昏倒了,如入了定一樣。不知過了多長時間,冷風吹醒他,他看見四周都燒光了,只有他坐的地方沒被火燒。他就想,觀音菩薩真靈應,於是他就更加虔誠地信觀音菩薩了。這是從事相上講解脫火難。

在理性來講,這個火可以譬喻我們的嗔恨心,這是最大的火,甚過一切世間的猛火,甚過劫火。佛說嗔火是可以燒善根的,一念嗔心火,能燒功德林;一念嗔心火,百萬障門開,處處都是障礙,就算你往昔做了多少功德,修了多少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等,你的嗔恨心一生起,就甚麼惡業都會做出來。即使不作甚麼事,只要你有一念的嗔心,以前的功德都被嗔火燒掉了。

佛講觀音菩薩能救火難,目的是教我們不要生嗔恨心,這嗔恨心是猛火,慈悲與嗔恨是相反的,我們只要想著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,就不會起嗔恨心了。

佛經媮縑A嗔恨心有五種過患:壞色、失辨、善士遠離、毀戒、墮落。

一個人如果笑容可掬,樣子是很好看的;如果嗔恨心生起,板起面孔,整天發脾氣,樣子是很難看的,所以叫壞色。反過來,如果你是修忍辱,不起嗔恨心,保證你不用化妝也很好看。

失辨是講如果你有嗔恨心,同人吵架,你講錯話也不知道,一定會被人抓住把u,辨論也會輸。如果你不發脾氣,很有條理地慢慢講,就能說服別人。

如果你時常發脾氣,有誰會願意親近你?好的人會避開你,對你退避三舍避之則吉,所以是善士遠離;或者只有惡人同你親近,覺得你有趣,同你比比誰更凶惡。

如果你嗔恨起來,就會連父親姓甚麼也忘記了,做事就會不計後果,甚麼犯戒的事也做得出來,這就會毀戒而墮落,毀戒是墮落之因。

擴大來講,煩惱也是火,惡業也是火,苦報也是火,火能令我們受損失。所以嗔恨這種火,甚過世間一切火,世間的猛火,只不過是燒了色身,不至於有這麼大的過患。我們念觀音菩薩,要學大慈大悲,不起嗔恨之火,不發脾氣,就等於得救一樣,不會招致這幾種大的過患。如果我們想發脾氣時,趕快念觀音菩薩,就不會發脾氣了,嗔火就不能燒了;就好像法智法師那樣,火也燒不到他。

如果我們一時失念,任由大火熾燃,不但別人受損害,自己受的損害更大。自己受這五種損失,別人也受你的影響,就會自害害人,就與觀音菩薩相違。我們學佛之人是應該自利利人,不應害人。

受持觀音菩薩的人,已經入了大火,為何火不能燒呢?「由是菩薩威神力故」,因為觀音菩薩是大菩薩,有大功德,有大威神之力,有大神通,有大威德,有大三力,所以能令這些人脫苦。

『若為大水所漂,稱其名號,即得淺處。』

這段講觀音菩薩能救水難。坐船的時候,遇上大風浪,是會把船打沉。如果會游泳的人,就會游上岸,不會游泳的人,就會沉下去,或者風浪太急,即使會游泳,也頂不住,就會被「大水所漂」。這時候,如果能稱念觀音菩薩的名號,就能漂到淺水的地方而得救。

如果我們平時知道觀音菩薩的功德,認識觀音菩薩的功德,時常念觀音菩薩,即使遇到危難忘記念,也會得到觀菩薩的救護。如果平時沒念觀音菩薩,在危急時有人教你念,也是會得到好處的。雖然臨急抱佛酮O沒那麼好,但總比不念要好。

講到脫離水難,也有一個故事:從前有一個人叫岑景仁,他平時是天天念普門品,時常念觀音菩薩。有一次,他坐船外出,那艘船沉了,全部人都落了水。在水中他聽到有人說:「念普門品的人,念觀音菩薩的人,你是會得救的」。他一連聽了三遍,果然水就把他漂上岸,他就脫險了,但當時有很多人都淹死了。岑景仁不是面臨危急時才念,而是時常念。所以我們最好是常常念,天天念,行住坐歲ㄘ嚏A這樣我們的心就會很安寧了,就不會徬徨。這不是迷信,而是有感就有應,觀音菩薩有大威力,你有認識觀音菩薩的功德,就能與觀音菩薩相應。就算是迷信也好,精神上有些寄托,總比迷而不信要好。不信也是迷,有的人甚麼道德,甚麼道理也不講,不去研究理由,就講我甚麼教也不信,我只信自己,只信睡覺。須知你自己有甚麼好信?你自己有甚麼能力?有甚麼本事?有甚麼可靠?

信觀音菩薩能救眾生,這不可以講是迷信,而是智信。因為觀音菩薩有大威神力,他的神力不是無緣無故得到的,是通過無量無邊劫利益眾生,修福修慧,親近無數諸佛得來的。

「若有百千萬億眾生,為求金銀q璃,硨磲瑪瑙,珊瑚琥珀,真珠等寶,入於大海,假使黑風吹其船舫,飄墮羅剎鬼國,其中若有乃至一人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是諸人等,皆得解脫羅剎之難。」

這段講觀世音菩薩能救羅剎之難,也可以講是救風難。有很多人「飄墮羅剎鬼國」,是因為黑風飄了他們的船去羅剎鬼國。

「百千萬億」是總言其多,不是真的有百千萬億。印度人的數目字經常是夸大的,琲e沙數也是總言其多,難道真的有人對著琲e的沙一粒一粒來數嗎?百千萬億也是這個理由,形容多得數不清。這麼多的人當然是假設,哪媟|有這麼多的人去尋寶?這只不過是說,即使有很多很多的人,觀音菩薩也能一起救護他們。

「金銀q璃,硨磲瑪瑙,珊瑚琥珀,真珠」,這些叫七寶。金銀大家都見過;瑙璃是青色寶;硨磲是白色寶,是水中石之類的東西;瑪瑙是紅色寶;珊瑚是在水堶悼耵囍谷n像樹枝一樣的寶物;琥珀據說是千年松樹的松脂,跌落地面,藏在泥土中,經過千年的時間,凝結成一塊塊很光亮的很有價值的寶物;真珠大家都知道是蚌珠,有些是天然的,有些是養殖的,天然的真珠價值高些,養殖的價值不是很高。以上七種都是值錢的東西,所以叫寶。在我們的觀念堙A很少有的,很值錢的就叫寶。

寶物不一定都在大海堙A有很多寶物是在山上,如金銀、琥珀就在山中。這堣講入於山中,只講「入於大海」,可能是因為入於大海比較困難,同時不是每個山都有寶藏,而有寶藏的山,可能是要經過大海才能到達。

「假使黑風吹其船舫」,難道風也有黑有白的嗎?不是風有顏色,而是形容L勁的大風,如龍卷風、颱風,會把黑沙卷起來,翻騰在空中,就變成黑了。凡是刮大風,電閃雷鳴,天上雲層很厚很黑,見不到陽光,天好像要塌下來,所以叫「黑風」。這種情形是很可怕的,飛沙走石,黑沉沉的,非常恐怖,這時候如坐在船上,一定會心驚膽跳。「船」是單船,「舫」是雙船,兩只船連在一起,互相依靠,比較平穏一些。我們做事也一樣,兩個人互相依靠也比較有力量。

船舫被黑風吹走,飄到很遠的地方,墮在「羅剎鬼國」。「羅剎鬼」譯作何畏鬼,又譯作暴惡鬼,我們從未見過。經書上講羅剎鬼與夜叉鬼一樣,都屬於惡鬼,羅剎鬼凶惡一些,據說全部都是食人的惡鬼,男的很丑陋,女的很漂亮,而夜叉則有善有惡。

從前有艘船飄流到一個不知名的海岸,船上人好奇地走上岸,看見很多美女,走出來歡迎們,并叫他們在此安居樂業。他們本來是要去做生意的,現在以為遇到艷福,就留下來了。這媮鷁M有好的享受,但日子久了,他們也想家堛漱H。那個地方,有一邊是不許他們過去的,有一個人很好奇,在一天晚上,他偷偷地爬上樹,從城牆上看過去,看到那邊白骨如山,有幾個年老的男人在痛苦地呻吟。老人看到他在樹上,就對他說:「你們來到這堿O沒機會走的,等到那些美女討厭你們的時候,或者有新來的人,美女就會吃了你們。我們很多人都被吃掉了。」他聽後,就問老人有何辦法。老人說:「每月有一天,有隻馬王到這堥荂A它是會飛的神馬,跑得快,到時你趕快抓住它的鄔峏啈磳扛漣壑琚A就能逃出這險境,否則沒其它辦法。」他聽後,就告訴同伴,大家拉著馬鈰豆嚏A就逃走了。

由此可知,羅剎是會吃人的,非常恐怖,這是一個譬喻,那些人為何會有羅剎難?是因為貪心起見,看見美女就起貪愛心,貪欲是會令人落受苦的。神馬譬喻佛法,眾生能聽佛法,依法修行,就可以逃出苦難,逃出險境,這是約理的譬喻。

如果講事實的譬喻也有,從前有五百商人外出做生意,被羅剎鬼捉住。其中有一商人就說:「大家念觀音菩薩,就可以脫險了。」於是大家一起念,就脫離了羅剎之難。

從前有一個人遇到羅剎鬼,他就對羅剎鬼說:「我已經被你捉住,是走不掉的,但我很想問一個問題,為何你前面是白色,背面是黑色的?我們人類,前後的顏色都是一樣的。」羅剎鬼說:「前面白色,是因為我們怕光,總是背著太陽,所以背部被太陽曬黑,而前面曬不到所以白。」那人聽了,於是用力爭脫,向著太陽方向拚命跑,向著光亮的地方跑,就逃脫了。

這也是一個譬喻,惡鬼是喜歡黑暗的,我們學佛的人是要向智慧,向光明,向善,不要向黑暗,不要向煩惱,不要向貪嗔痴,黑暗代表惡和煩惱,光明代表善、慈悲和智慧。古人說:「求學第一道,勤問第一方,欲免羅剎難,背陰向太陽。」這是教我們如果不想受惡鬼所害,不想墮落,就要背惡向善。

從前有位宰相來到一間寺院,出家人正在念普門品,他聽到「假使黑風吹其船舫,飄墮羅剎鬼國」這一句,就問一和尚:「大師,這句怎樣解釋呢?我不明白。」和尚說:「這麼淺白你都不懂,我們正在專心念經,你狳蚅斨Z,真是太沒理由了。」這宰相一聽就大怒,馬上叫人拉和尚出去砍頭。和尚就說:「現在真是黑風吹其船舫,飄墮羅剎鬼國了。」宰相問他為何這樣講?他說:「羅剎是吃人的鬼,我現在沒命了,就像是飄墮到羅剎鬼國,你的嗔恨心就像黑風,把我吹到羅剎鬼國,船舫譬喻身命,黑風譬喻貪嗔痴。」宰相馬上說:「你說得很有道理,解釋得很好,如果你不是這樣解釋,我也不明白,你真是善說法啊!多謝你解釋給我聽,現在免你一死。」說完還恭恭敬敬頂禮懺悔,叫人送大師回去。

經文說:即使有很多很多的眾生遇到羅剎之難,只要其中一人,念觀音菩薩名號,其他的人也會得到解脫。也許你會認為,一個人念觀音菩薩,應該是一個人得到解脫,為何一個人念觀音菩薩,其他人也得到解脫呢?這是因為那些是他的同伴,大家一起入海,是朋友,互相有關係。

佛法講緣起,每一個眾生同每一個眾生都有關係,我們這麼多人坐在講堂堙A大家都是宿世有緣,互相有關係,才會坐在一起,如《法華經》講,我們全部都是釋迦本師往昔教化過的,不過我們退心墮落,造業重的就墮得深些,造業少的就墮得淺些,這是我們的宿世因緣。如今我們又遇到佛法,我們雖然各不相識,來自四面八方,其中有智有愚有障輕障重,但我們都是與佛有緣的人,全部都是退墮的一乘菩薩,全部都是有密切關係的。

那些入海取寶的人,全部也是互相有關係才走在一起,如果沒關係,是不會在一起的。既然有關係,那麼一個人念觀音菩薩,他的功德力會影響大眾,大眾都受他的恩惠,一毎人有好處,大眾都得好處;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自私,一定要為大眾著想;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安樂,大眾不安樂,自己又有甚麼好處呢?只有大眾安樂,自己才安樂。所以一個人念觀音菩薩,大眾都會得解脫。

此外,當大眾在危急的時候,聽見有一人念觀音菩薩,大家受他的影響,也會跟著念,於是全部都得解脫。

上文無盡意菩薩問佛:觀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?現在佛告訴他:『以是因緣,名觀世音。』觀音菩薩是因為觀眾生求救的音聲,去救苦救難,所以他的名字叫做觀世音。這就解答了無盡意菩薩的問題,但還未講完,下面繼續講觀音菩薩能救很多種難。

「若復有人,臨當被害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彼所執刀杖,尋段段壞,而得解脫。」

這段是講觀音菩薩能救刀杖難。被人殺,被人砍,被人打,是一種災難。人為何會大災難?這是自己一種惡業所感,本來是應受的,不可以免除,但業是無實性的,「罪從心起將心懺,心若滅時罪亦亡,心亡罪滅兩皆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」一個人沒作罪的心,而且有真誠的心去懺悔,并做了很多善業,他雖然過去有罪業,也是可以轉變的,如果他的善業L的時候,就可以有力量令惡業轉變。

從前有位智覺禪師,他未出家時是做太守。他管轄的地區有一年瑽簳a,引起大饑荒,人民要吃樹根,很多人餓死了。太守想,我們的糧倉還有糧食,不如開倉震災。照規矩開倉要奏請皇上批准,但等皇上批復,可能很多人已經餓死了,於是他大膽決定先開倉救人。百姓雖然得救,但他被奸臣告發,告他未經皇上批准就擅自開倉。以前的皇帝是很專橫的,尤其是受了奸臣的蒙蔽,所以就判了太守死罪。這個太守雖被判砍首,但他一點都不懼怕,臨行刑前灑脫地高聲唱:「將此一命供養眾生。」監砍的人不明這句話的意思,就馧欓茪W。皇上想想,就知道他是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,只在乎救濟萬民,能用自己的命供養眾生,自己死也不要緊。幸好這皇帝是很開明,明白他的苦心是為大眾,那些說他壞話的人都是出於妒忌,於是下令免去他的罪。這位太守平時是很虔誠禮拜觀音菩薩,時常念觀世音菩薩,時常念誦普門品,所以他能得到這種感應。他那種寧犠牲自己為大眾的善行,是非常高貴的。

還有一個叫呂千戶的人,也是被人誣告有罪,被判砍首。在行刑的時候,創子手用刀砍他的頭,如砍鐵一樣,刀也斷了。照規矩一刀砍不死就不應再砍,但劊子手連換三把刀都斷了,就覺得太奇怪,就顜i皇上,皇上知道一定是被冤枉的,於是就免了他的罪。這位呂千戶也是一向虔誠禮拜觀音菩薩,也是常念普門品,常念觀音菩薩。當他被釋放回家時,看見觀音菩薩像的頸上有三條痕[,原來是觀音菩薩幫他擋了三刀。

這些不可思議的威神之力,我們是想像不到的。很多這樣的故事,我們只要打開觀音菩薩靈感錄,就可以看到。說到觀音菩薩的感應,我相信每個佛教徒,人人都可以說得出自己的故事。

這段經文是講,當我們面臨被人加害的時候,只要稱觀音菩薩的名號,求觀音菩薩救護,就會得到這種感應,就算有人拿刀杖來害我們,那把刀也沒效用,會一段一段斷開,我們就能得解脫這種苦難。

遠老法師認為,這個「杖」字,應用「仗」較好一些,「杖」只是木棍,「仗」可以包括各種兵器,刀、劍、槍等都可用「仗」來代替。

當遇危難時,念觀音菩薩名號,就不會受一切兵器加害的苦難,就得解脫。這種解脫,不是生死的解脫,而是解脫當前那種苦難。

「若三千大千國土,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,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是諸惡鬼,尚不能以惡眼視之,況復加害。」

這段講脫鬼難。三千大千國土的範圍很大,一個四天下的一千倍是一個小千世界,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,一千個中千世界是一個大千世界,這是假設,哪有這麼大的地方,充滿夜叉和羅剎的?只是假定其多,總言其多,多到不得了,整個世界都充滿惡鬼。

「夜叉」譯作捷疾鬼,行走得很快。夜叉有分天行夜叉和地行夜叉,大多數的天行夜叉是屬於四大王眾天的部屬,四大王眾天都是夜叉首領。佛在世的時候,有很多善的夜叉都來聽佛說法,都來護持佛法,皈依三寶,不過還有些夜叉是凶惡的。一般世俗人用母夜叉來形容凶惡的人,其實講到凶惡,是不及羅剎凶惡。夜叉和羅剎都是屬於鬼類,帶有惡性。

我們須知道,鬼是邪業所感的,往昔做了邪業,不信三寶,或者有貪愛和邪見,屬於惡道眾生。講等級,鬼比不上天,也比不上人,人比鬼高級。我們佛教徒皈依了三寶,不應怕鬼,因為鬼的惡業比我們重,而且是邪業的眾生,神是有福之鬼,我們人類是屬於善道。如果佛教徒怕黑怕鬼,侍奉鬼神,諂媚鬼神,賄賂討好鬼神,這實在是一種羞辱,就失了佛教徒的資格,會被人埢滿C

所以我常說,真正信佛的人是不會怕黑的,你是佛弟子,尤其是學《法華經》的人,你相信釋迦佛是本師,相信自己是本師教化過的一乘弟子,發過一乘菩提心,只不過是懶惰退心而墮落了,但一乘菩提種子是不失不壞的,一乘菩薩的地位是很高貴的,只要你相信佛菩薩有大威神力,還怕甚麼黑?如果怕黑,就是連佛菩薩都不相信。觀空也不用怕黑,觀到一切皆空,連我也沒有,有誰去怕黑?觀有也不用怕黑,有佛法僧三寶,佛菩薩有無邊威德,你如果相信三寶功德,你又怕甚麼黑?難道那些邪魔鬼怪能侵害你這個信三寶的人?你如果是法王子,是三寶弟子,只要你一心念觀音菩薩,還怕甚麼黑?不信觀音菩薩的人才會怕黑。所以一般的三寶弟子,就算未學《法華經》,都不應怕鬼神,學了《法華經》就更加不應怕鬼神。

以道理來講,夜叉羅剎是象徵暴惡的性格,殘忍、向惡,以及暴戾、邪見的性格。世界上也有很多的人間夜叉和人間羅剎,有的人殘暴的手段,是沒法子想像得出的,殺了人還碎尸,讓警方無法破案。我們每天打開報紙、收音機、電視機、隨時都能看到、聽到有關人間夜叉、人間羅剎出現的報導。

暴惡、殘忍的反面是善,善人是有正義感的,有智慧的,有慈悲的,同夜叉羅剎是相反的,所以有正義有智慧有慈悲的人,理直氣壯,是不用怕惡勢力的,也不用諂媚惡勢力,也不用畏懼,自己該做甚麼就做甚麼,就像那位太守一樣,寧願捨命救眾生,不去奉承小人和惡人,死也不怕。

當有夜叉和羅剎要來惱害我們,侵擾我們的時候,只要我們一心稱念觀音菩薩,那些惡鬼就不敢來害我們,連用眼正視我們也不敢。前面講過,羅剎是怕光怕太陽,而觀音菩薩有大智慧,有大慈悲,有大威力,他的威光是很L的;那些惡鬼聽到觀音菩薩的名號,就好像前面有很L烈的光明,剌著他的雙眼,他就不敢望念觀音菩薩的人,所以經文講「尚不能以惡眼視之」。

從前有一個國家是與羅剎國相鄰,邊界的人經常失,後來查出是羅剎鬼吃了那些人。於是國王就與羅剎國的惡鬼訂下協議,約定相隔一段時間,就送一個人去羅剎國,免得有人忽然失。有一次輪到一戶人家送人去羅剎國,但這一家只有一個獨子,母親去求情,要求放過她的兒子,但國王說,法例已定,不可以違反。這位母親是常常念觀音菩薩的,她就叫兒子不用怕,要一心念觀音菩薩,她就把兒子送去邊界就回家,一直在求觀音菩薩。拜觀音菩薩,兒子也一直念觀音菩薩。第二天,母親到來邊界,看見兒子還坐在那堙A一點事都沒有。這是因為觀音菩薩有大威神力,令羅剎鬼看不見他。國王知道後,就下令全國人民都要虔誠地禮拜觀音菩薩,念觀音菩薩,就脫離了羅剎之難。

這個故事,說明了一些道理,只要人人向善,善力L了,惡勢力也沒辦法陷害我們,所以我們信觀音菩薩要信得誠懇,同時要有一種真誠的心去行善,就算有甚麼苦難,也不用怕,那些惡鬼連用惡眼來看你都不敢,因為你有善的光明,有慈悲的光明,有智慧的光明,有正義的光明,所以那些惡鬼不敢看你,又怎能捉到你呢?何況加害呢。

「設復有人,若有罪,若無罪,扭械枷鎖,檢繫其身,稱觀世音菩薩名者,皆悉斷壞,即得解脫。」

「設」是假設,假定有人,是的的確確犯了罪,或有的人根本無罪,是被冤枉,觀音菩薩都能救他。世間上從古至今,都有很多冤案發生,被定罪的人不一定是有罪的。無罪的人得到免罪是很應該,但有罪的人就應當受罪。有罪是惡因,受果是惡報,為何念觀音菩薩能免去罪報呢?如果他不是犯很大的罪,靠著觀音菩薩的威神之力,也可以變成小罪,或由有罪化為無罪,這都是有可能的。

如果惹上官非,有罪無罪都會受伽鎖之難,「扭」是鎖著手,「械」是鎖著遄A「枷」是鎖著頸,擔枷是很重的,還要用鐵鏈鎖著。

「檢繫其身」是令犯人全身都受到束縳,不得自在,這是刑具,令犯人很痛苦。這是有形的形具,而世間上還有很多看不見的無形刑具。一般說名概Q鎖,如果貪名貪利,就被名利鎖著,被無形的名概Q鎖鎖著,一樣是很痛苦的。甚至我們這世界上每一個人常常都被「扭械枷鎖」來束縳著,不得自在,有的為名利鎖著自己,有的被愛欲鎖著自己,有執著就被執著鎖著。我們的生老病死也是一種,「扭械枷鎖」,令我們不得自在,我們生煩惱,也是一種枷鎖,被煩惱業和種種痛苦束縳,令我們不得自在,也等於是「扭械枷鎖」。我們的心放不下,看不開,時常都會被束縳,世俗人多數被這些枷鎖束縳著。我們出家人如果不貪愛就會好些,如果出了家還貪名貪利,束縳就更多了,有的人「未著袈裟嫌事多,著了袈裟事更多」。

如果有智慧就沒那麼多枷鎖,沒智慧的人,處處執著,就有很多枷鎖。每逢過年過節,世俗人的枷鎖就多了,大年卅要如何如何,大年初一要如何如何,年初二又要如何如何,不能掃地,不能做的事有很多很多,還要應酬親戚朋友,這些無形的枷鎖是自己做出來的,我們有智慧,這些枷鎖就能「斷壞」。

以前有一個虔誠念觀音菩薩的人犯了罪,被抓去坐牢,可能他是被冤枉的,結果逃走了。官兵到他家搜查,抓不到他,就抓走了他的太太去代罪,關在牢中。有一天獄中失火,獄卒就帶犯人離開,剛好有位出家人經過,她就大聲說:「師父救我,我是被冤枉的」。師父說:「我是沒辦法救你的,你不應求我救你,你應當求觀音菩薩救你,觀音菩薩有力量救你,你趕快念觀音菩薩吧」。本來她也是常念觀音菩薩的,只不過當時她過於驚慌,心堣虓苤A而忘記了念;現在經師父提醒,她馬上就一心念觀音菩薩了。火撲滅後,她又被關進獄中,她連續念了三天三夜,忽然身上的枷鎖斷裂,而獄中其他的犯人枷鎖未斷,她就叫他們念觀音菩薩。她看見牢門大開,又沒人把守,於是她就跑了出去,逃脫了枷鎖之難。

這也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感應的力量,諸如此類的故事,是有很多很多的。

「若三千大千國土,滿中怨賊(經文是「冤賊」,應該是「怨賊」才對,冤是冤枉,怨是仇怨,過去生中造了業,種了惡因,同人結了怨,這就要受報,就叫「怨賊」)有一商主將諸商人,齎持重寶,經過險路,其中一人作是唱言,汝等,勿得恐怖,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,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,汝等若稱名者,於此冤賊,當得解脫,眾商人聞,俱發聲言,南無觀世音菩薩,稱其名故,即得解脫。」

這段是講能脫賊難。這也是假設,哪有三千大千國土,充滿怨賊的?這只是總言其多。古代,尤其是在印度,商人出外做生意經商,都是幾百人聯群結隊,其中會請一個聰明有智慧的商主帶領。這商主是商人的領導者,非常機警,知道哪條路安全,哪條路危險,哪些貨物能賺錢,他全部知曉。

「將」應讀「仗」,是帶領的意思,商主領導著一群商人,這些商人大概是做珠寶生意。「齎持重寶」,是帶著很多貴重的寶物,要經過一條險路,那些山頭,非常危險,可還有賊。其中有一個人就大聲叫:「前面可能有賊,但你們不用怕,你們只要一心一意稱念觀音菩薩,就會得到觀音菩薩的感應,就會得救。因為這位菩薩,是大慈大悲的,他能{以無畏來布施給眾生,令大眾不用恐怖。所以你們如果能稱念觀音菩薩名號,這怨賊之難就當即能解脫了。」

「無畏施」是布施之中的一種。用金錢財物來布施是外財施;用身體來布施是內財施;如果教人學問、道德,使人明理開智慧,這叫做法布施;用種種方便善巧來令眾生脫離畏懼困擾,這種叫無畏施。觀音菩薩經常是行無畏施的,當然財施法施也有,但無畏施是最多,令眾生不用畏懼,不用恐怖,所以是「以無畏施於眾生」。

那些人聽說念觀音菩薩能解賊難,就相信了,於是「俱發聲言」,同心同聲,一起發出聲音,誠心誠意地高聲念「南無觀世音菩薩,南無觀世音菩薩」。當一個人到了危急關頭,心是特別誠懇的,如果不是太危急,就算信,也沒那麼誠懇。

佛教婸〞滿u南無」與世俗人說的「喃嘸」的意思是不同的。「南無」是梵語,譯成中文是皈敬、皈依、敬禮。「南無觀世音菩薩」是皈依、敬禮觀世音菩薩,一心皈向、依靠、恭敬、禮拜觀音菩薩。

我們有誠懇的心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就得解脫,這當然是有因有緣,不是無因無緣。我們能{聽到觀音菩薩的名號,會念觀音菩薩名號,得到觀音菩薩的救護,是有一種因緣存在的。那些無因無緣的人,是聽不到觀音萻薩的名號,也不會念觀音菩薩,觀音菩薩救不了他們,必定是有原因的。今天我們能學《法華經》,也是一種難得的因緣。

關於救賊難,也有一個故事:從前揚州盜賊如毛,政府無能,治安不好,家家戶戶都提心吊膽,怕被賊劫。有位居士全家十七人都信觀音菩薩,有一晚,他夢見一位白衣人,他知道一定是觀音菩薩,因為觀音菩薩多數是穿白衣的。觀音菩薩對他說:「你是定業難逃,明天可能有賊來打異A,其他十六人或者能幸免於難,但你是很難逃過大難,因為你有這種定業;到時你問清楚那個賊,如果首領是黃麻子,他是來報前世之仇,要砍你十六刀,才了結這筆孽債。明晚你好好招待他,看看有沒有辦法免難吧」。第二天那位居士叫家人全部躲在房間堙A不要出來,他自己一個人去應付。他預備了一桌豐富的酒菜,等盜賊到來。晚上那些賊果然來了,居士問賊首:「你是不是黃麻子?」賊首說:「你為何知道我的名字?」居士說:「歡迎你的到來,我們吃飽了再說。」飯後居士說:「現在是我還債的時候。」黃麻子覺得奇怪,就請他說明白。居士就把夢中所見告訴他:「昨晚觀音菩薩告訴我,因為我前世砍了你十六刀,把你砍死了,現在你要來砍我十六刀報仇。」黃麻子想,原來因果是這樣的,你前世砍我十六刀,我現在又砍你十六刀,下一世你又砍我十六刀,就會冤冤相報,無有了期。不如我們用一個好的辦法來了結這段孽債吧。於是他就用刀背,輕輕地砍了居士十六下,算是報了仇。居士又同他講了很多因果的道理,他就想:我整天打家劫舍,做了很多罪業,我的債何時還得了?我以後要洗心革面,改惡行善。他也教他的弟子改過自新。

這個故事,一方面講了這位居士避了賊難,了結前業;另一方面也教導了惡人,這充分顯示了觀音萻薩的威神之力。

「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,巍巍如是,故名觀世音。」

這是總結,回應上來無盡意菩薩問觀音菩薩因何因緣名叫觀世音。上文總結了一次,現在再一次總結。

佛叫一聲無盡意菩薩,并對他說: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的威神之力,是這樣巍巍然的偉大又崇高,所以他叫做觀世音。

「摩訶薩」是大菩薩,不是小菩薩,不是普通菩薩,而是一乘不退轉的大菩薩。「巍巍」的意思是宏偉、高大,至高至大至宏偉的力量。

上面只是舉了觀音菩薩救七種難,其實觀音菩薩所救的難又何止七種?賊難之中,也有無數種,刑具難也有無數種,鬼難也有無數種;除此之外,還有很多種難,觀音菩薩都能救。不過,有一點我們一定要牢記,如果我們只是看看觀音感應錄的故事,或者自己經歷過感應的事,就以為觀音菩薩同黃大仙、車公、天后一樣,能令大眾離苦難,是很靈驗。如果這樣認識觀音菩薩,就不是讚嘆觀音菩薩,而是變成毀謗觀音菩薩。貶低了觀音菩薩的價值。所以我們學《法華經》的人,一定要知道觀音菩薩是同佛一樣,有高尚的意趣,要令我們得一乘徹底解脫,令我們究竟成佛。

我們只知一點點,作用是很少的,如果認識深,作用才會大,就好像一個鐘錶,你只有一顆螺絲釘有何用?鐘錶是用來報時的,只有得到完好的鐘錶才有用處。如果我們只知觀音菩薩很慈悲,很靈應,就等於只得一顆螺絲釘,用處是很少的。

很快就要到觀音菩薩誕,有的人做觀音會,有的人還分u肉,這些人完全不懂觀音菩薩的真義,不算得恭敬觀音菩薩,也拜不到觀音菩薩。這些人可能會說:「觀音菩薩很靈驗的。」即使有,也極微小。只有真正認識觀音菩薩的功德,才能得到大的感應。我們學了《法華經》,拜觀音菩薩就不應用拜一般鬼神那種求福的心理,而應當有更高尚、更L烈、更誠懇、更恭敬的心去禮拜觀音菩薩,同時要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,才與菩薩相應。

前面是從形式上講事相方面有形的災難,下面開始講內心所積習的煩惱,講念觀音菩薩能離三毒。

「若有眾生,多好貪欲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欲;若多嗔恚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嗔;若多愚痴,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,便得離痴。」

貪欲、嗔恚、愚痴,在佛法中稱之為三毒,如果反過來講,無貪,無嗔,無痴,叫三善根。善與惡,只是一反一正。三毒是惡因,我們心堶惘s有這三種不良心理,就即是有三毒,有毒的因,就會產生毒的果。

我們念的懺悔文是這樣說的:「我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嗔痴。」貪嗔痴是惡業的因,如果沒貪嗔痴是不會造惡業的,眾生造種種惡業都是有貪嗔痴為因。惡業是由身口意所造的,身所造的惡業是殺生、偷盜、邪淫;口所造的惡業是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;意所造的惡業是貪嗔痴。身口的惡業必由意來推動,如果沒作意的推動,他為何會殺生?為何會偷盜?為何會邪淫?所以作意是一種動力,這是十惡業的主因,三毒是惡業的根源,是一切不善的根源。

貪、嗔、痴為何叫毒?我們知道嗎啡、鴉片、搖頭丸等是毒品,藏毒是有罪的;但很多人不知藏貪嗔痴三毒的罪更大,并且時常藏有這三毒,時常把這三毒發揮,任由三毒泛濫。其實三毒比鴉片、嗎啡等毒品的毒性更厲害,人即使服了毒藥,最多只是色身死亡,而貪嗔痴三毒會推動人去造惡業,將來就會受惡報,就會喪失人的法身慧命,就會墮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不知何時才會再遇到佛菩薩的教化,更不知何時才會發菩提心。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以為有貪嗔痴三毒沒甚麼大不了,還以為佛太夸張。

我們有何辦法離三毒呢?佛教導我們,多貪的眾生,要修不淨觀;觀自己的身體是污穢的,內臟全是膿膿血血,屎屎尿尿,死後尸體會生蟲,發臭;觀別人的身體也是污穢的,看上去是如花似玉,其實污穢不堪;眾生能{這樣觀,自然就貪不起來,愛不起來。多嗔的眾生,要修慈悲觀;觀一切眾生都是我過去生中的父母,一切眾生都是我生生世世的兄弟姐妹,觀其老者如父母,觀其少者如子女,慈悲心就能生起,就不會忍心令其他人受苦,不忍心去害其他人,能{這樣觀,看見別人痛苦就會自然產生憐憫心,就不會起嗔恨心了。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,我們要觀別人的優點,不要只看他的缺點,要忘記他的缺點,這樣就會自然對他生起好感,就不會嗔恨了。反過來,只看他的缺點,不看他的優點,你不想嗔恨他都不行了,這樣就生不起慈悲心了。多痴的眾生,要修因緣觀,觀一切法因緣所生,不執著就能開智慧。

佛用這種方法教當時的聲聞人離貪嗔痴三毒,但有些人不會或不肯這樣修的時候,只好教他們念觀音菩薩的名號,觀想觀菩薩的慈悲,嗔恨心就能平熄了,就能離貪嗔痴三毒。我們想想觀音菩薩的偉大,求觀音菩薩用力量來幫助我們,我們自己軟弱無力,觀音菩薩有大威神力,只要一心一意念觀音菩薩,就會忘記了自己的貪欲。

聲聞人為何一定要離欲?因為聲聞人要斷煩惱,就一定要修定,有智慧才能破我執,不是聽聽經就能破我執的,一定要通過修定,由定發出現證慧,由現證慧就能照見一切法空。只聽道理,是口耳之學,是從外面得來的,只有修定,當定極的時候,觀因緣,才能破我執。要修定,一定要離欲,欲是修定的大障礙。

大乘戒律的次序是戒殺盜淫妄,小乘戒律的次序是戒淫殺盜妄,兩者次序有所不同。小乘人首先要離淫欲,離貪欲。因為離欲是修正定的主要條件。

舊本是用「淫欲」,遠老法師改為「貪欲」,因為淫欲的範圍太窄,用「貪欲」的範圍就寬很多。雖然有的經講,我們生死的根本是淫欲,但也不只是淫欲,我愛,自體愛是眾生流轉生死更重要的根本,淫欲是屬於境界愛,是屬於外境。一般人愛父母,愛兒女,愛兄弟,愛妻子、愛丈夫,這些都是愛,但人最愛的是愛自己,愛自體,愛自己的生命,打仗的人,就算斷手斷遄A能保存自己的生命也是覺得好的,足見生死的根本,應該是自體愛更甚。

一般人認為貪不義之財,對不是自己應該有的東西作非份之想,想得到,想佔有,這樣才是貪,貪污才是貪;其實佛教講的貪,不只是這種貪,這種貪太過粗了。佛教講的貪是愛,愛到捨不得失去,捨不得離開,最捨不得的是自體。所以用「淫欲」的範圍太窄,改用「貪欲」範圍就大了,包括自體愛、境界愛,眾生貪愛得很深很痴很嚴重。

嗔恨心也是由貪愛引起的,貪得不理想,不合心意,不滿足,或者有人妨礙他,令他不滿意,他就會發嗔恨心,貪是很根本的煩惱,所以聲聞人要解脫生死,破我執,首先要除貪欲。貪作「愛」字解,貪欲即愛欲、愛染,貪著自我及我所叫愛染。

大乘以離嗔恚為首,所以持戒次序是戒殺盜淫妄。眾生為何要殺?因為有嗔恨心。現在的人殺畜生,一般是貪口福,但習慣了殺生就沒慈悲心了,行菩薩道最重要的是要有慈悲心,沒有慈悲心是不能行菩薩道的。你能憐憫救拔眾生的痛苦,一定是有慈悲心的,就好像佛一樣,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,有平等心。每一個人都怕痛苦,菩薩看見眾生痛苦,當然覺得比自己痛苦更甚;所以要救眾生的痛苦,就要有慈悲,沒慈悲怎樣去救眾生?怎會行菩薩道?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禪定都是為了救眾生,所以行菩薩道最重要的是無嗔。

 阿釵簼鼎鶡b妙喜世界廣日如來座下,初發菩提心的時候,佛對他說:「你要發菩提心,是很難的,行菩薩道的人不可以起一念的嗔恨心,如起一念的嗔恨心就行不了菩薩道,」於是他就發願:「我從今以後,無論別人怎樣傷害我,作弄我,無論我遇到甚麼困境,我都不起一念的嗔恨心。」所以他被稱為不動菩薩,成佛後得名不動佛,即阿釵礡A阿閉O不動的意思。無論別人怎樣去作弄他,欺侮他,打擊他,他都不發脾氣,不動一念嗔恨心。

其實不只是阿釵簻O這樣,一切佛,一切菩薩都是這樣,一定要修慈悲觀,遠離嗔恨,有嗔恨心是不能行菩薩道的。

我們是一乘菩薩,我們要學佛,要修菩薩行,自己要反省一下,有沒有修慈悲心?有沒有嗔恨心?沒人刺激你的時候,或者不會起嗔恨心,但當有人打擊你,傷害你的時候,就忍受不了。「是可忍,孰不可忍?」嗔恨心一起,就甚麼事都做得出來了,這又怎能行菩薩道呢?平常就自高自大,自認是一乘菩薩,等到嗔恨心一起時,那個「菩薩」就不知去了哪堙C所以,要學大乘法,一定要戒除嗔恚。如果你能時常念觀音菩薩,是可以戒除一些。當想起觀音菩薩的慈悲,問問自己為何不慈悲?對得起觀音菩薩嗎?這樣想想,也能漸漸輕減。

前面說過,一念嗔心起,百萬障門開;一念嗔心起,能燒功德林。就算你做了多少功德,種了多少善根,功德好像樹林那樣多,但如果你的嗔心火一生起,就好像猛火熾燃,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,嗔火一生起遮擋了雙眼,失掉理性,不顧後果就把功德林都燒掉,也燒掉你的菩提之種,也促使你身口意造惡業,成為墮落的因緣。所以說貪嗔痴比鴉片等毒品更毒,一點也不夸張。貪和嗔是善心的大賊,所以叫做毒。

佛教講的「愚痴」,并不是普通的愚蠢,而是指無明。有的人可能很聰明,但他不知無我就認為有我;一切法無實性,也以為有實性;一切法因緣所起,他以為無因無緣;一切法有因有果,他以為無因無果;這些都是邪見,愚痴即是邪見,淺的來講,是不信因果;深的來講,是不懂得一切法因緣所起,執著有我,有法,有實性,有本體,這些都是邪見(愚痴)。

眾生因為不信因果,不明事理,於是做起事來,就顛顛倒倒,該做的不做,不該做的反而常做。其實貪欲嗔恚都是以愚痴為本,愚痴是痛苦的根源,令我們失去法身慧命,失去一切的善法。如果明白真理,通達緣起,徹悟一切法空,知道無我,知道無實性,一切因緣所起。有了智慧,自然滅除貪欲、嗔恚。我們雖不能一下子滅除三毒,也要盡量減少,今天減一點,明天減一點,就能漸漸消除。當我們的智慧增長了,三毒就會減輕,如天秤一樣,一邊輕,另一邊就重,三毒輕,智慧就重;智慧重,三毒就輕。這在乎自力精進。

我們學佛就要修福修慧,要滅三毒。初出家的人稱為沙彌,沙彌的意思是「勤修戒定慧,熄滅貪嗔痴」。戒定慧學叫三無漏學,也叫三增上學,要斷煩惱,得無漏,就要修戒定慧。如果你能這樣做,就與觀音菩薩相應了,就學到慈悲了,雖然還未能做到大慈大悲,起碼都會增長慈悲心,即是增長福慧。

我們常念觀音菩薩,靠著觀音菩薩的力量,三毒慢慢減輕,漸漸就可以遠離貪欲、嗔恚、愚痴。

「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,有如是等大威神力,多所饒益,是故眾生常應心念。」

這段是總結上來所講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大威神力,這些大威神力,是由智慧得來的,不是法術。世間人講法術,菩薩講智慧,一切的功德是從智慧產生的,因為有非常大的威神之力,所以能「多所饒益」。上來講救拔眾生很多的痛苦,給與眾生種種樂,這些就叫做「多所饒益」。

「是故眾生常應心念」,所以我們應當時常念觀音菩薩。這個「念」不是念一會兒,應當常念,最好是行住坐歲ㄘ嚏C如果你在心堜嚏A在那堜應ㄔi以,如果要念出聲,最好在菩薩面前念,即使不跪著,也要立正合掌而念。如果等到危急時才念,就太遲了,效果就少了,我們最好是常念。

我們念觀音菩薩,就要念觀音菩薩的慈悲,念觀音菩薩的功德,念觀音菩薩的平等,就要學觀音菩薩的慈悲,這才與觀音菩薩相應。如果是嗔忿殘暴的,就與觀音菩薩不相應了。觀音菩薩是平等的,而你瓟悁h分別,輕貧重富,這就不對了。

我們要同觀音菩薩相應才謂之「念」,不是只用口唱就叫做念。這個念是憶念,而且是「心念」,這個「心」是對觀音菩薩有一種尊敬,用敬心來念,才算做「心念」。如果心散亂沒尊敬,只有好奇地唱幾句,這不是心念。口念心不念就沒有意思了,口念就要心念,心口要相應,用效法觀音菩薩的心而念才好。

念觀音菩薩不但可離有形的苦,也可以離無形的貪嗔痴惱。貪嗔痴是苦因,也是苦果,貪嗔痴一起,就會推動我們的身口意去做惡行;同時,貪嗔痴越增長,不但將來會受苦,現在馬上就苦了。有貪欲的作意在擾亂自己,心會很散亂,總在計劃怎樣怎樣,那種痴愛令你不得安寧。嗔恚心一生起,也是馬上痛苦。心理影響生理,有的人心氣痛、頭痛皆由嗔惱引起。所以我們要時常念,行住坐歲ㄘ孺壑ㄖ恁A憶念觀音菩薩的功德和慈悲,就與觀音菩薩相應了,現前就得到好處,使自己有進步,可以離貪嗔痴。

上面講了念觀音菩薩能救七難,能離三毒,下面講能應二求。

「若有女人,設欲求男,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便生福德智慧之男;設欲求女,便生端正有相之女,宿植德本,眾人愛敬。」

不只是女人才想有子女,男人也想有子女的,不過比較來講,女人求子心比較急切些,古時有七出,沒有兒子的要出妻(第一出),做丈夫的可以此理由來立妾。做女人的,如果沒兒子,丈夫不喜歡她,公公婆婆也不喜歡她,連妯娌、鄰居也看不起她,女人沒兒子會特別痛苦,所以這堹S別提出女人來講,其實男人也一樣想生個兒子。那些封建思想認為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;沒後代為最大的不孝,沒有兒子就不能傳宗接代了。現在這種思想已經過時了,但仍有些人很保守的,千方百計地想生個兒子,科學進步了,如人工受孕,試管嬰兒,借腹生子等等奇奇怪怪的方法都有,雖然是有,但這些都是靠不住的,而且引起很多麻煩,還有倫理、法律等問題產生。也不一定能成功,所以也不要太樂觀。

世人想生兒子又得不到,怎麼辦呢?這塈i訴你有一個辦法,就是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就能生有福德、有智慧的兒子。觀音菩薩有大慈悲,有大能力,只要你專心誠懇,求觀音菩薩就可以了。所謂誠之所至,金石為開,不可能的事也會變可能,這不是奇怪。我不知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,如果有甚麼事,只要你很虔誠,很誠懇,很認真地求觀音菩薩,大多能求得到的。

這個「供養」,即三業供養,口稱念,讚嘆觀音菩薩的功德,身就禮拜,意業是恭敬,這些都是供養,或者你做種種大慈大悲的事,配合起來,三業恭敬加上種種慈悲行,這樣做是會得到觀音菩薩的感應。在觀音感應錄堙A有很多這些故事,想求子的得子,而且所得的兒子是有福德有智慧的。

世間人講的「智慧」,不是佛教講的般若空慧,而是指讀書聰明伶俐,做事有計劃。但如果聰明用得不當,就會聰明反被聰明誤。

福與慧是很重要的,如果一個人沒福沒慧,苦苦惱惱,貧窮下賤,沒吃沒穿,丑丑陋陋,蠢蠢鈍鈍,有甚麼用?有的人甚至說:寧生敗家子,莫生蠢鈍兒。如果生個兒子是有福德有智慧就好了,但如果只有福,很有錢,蠢得不得了,也是沒意思的;如果只有聰明,沒福報,沒吃沒穿沒地方住,也是很可憐的。大多數人或者是福多一些,慧少一些;或者是慧多一些,福少一些;有一些人是福慧相等的,這就最好了。

有的人生了兒子,又想生個女兒,他覺得最好揍成一個好字,只有一個兒子太單調了。如果他想生女兒,求觀音菩薩,禮拜供養觀音菩薩,就能生一個五官端正,相貎端莊的女兒。如果五官端正,而態度輕佻是不好的;但態度莊重,而相貎不好看也是不好的。以世俗人的眼光,女子最重要的是「端正有相」,智慧也需要有,但男子則以智慧重要些,女子則以相貎重要些。譯者為了文字的協調,所以經文就這樣編排,其實男女都需要福德智慧,及端正有相的。

世間上是沒有無因之果,果必由因。我們別以為無花果真是無花,其實它真是有花的,只是很小,我們看不見。福德智慧,端正有相是果報,它是從哪堥茠滿H是因為「宿植德本」,「宿植」是過去世已經種下了很多善根,做了很多功德;「德本」即是善根,「德」是功德、道德、德行、善行、也就是說,我們身口意所造的善行,全部都是功德、善根。草本、木本有根才成為本,所以是「宿植德本」。

這些男女,既然有福德智慧,端正有相,也就是說他們才德雙全,德行和智慧都是具足的,這才是我們所歡喜的,所要求的。既然他們是「宿植德本」,當然是「眾人愛敬」,人見人愛,受人尊敬。

如果你們的子女都是有福德智慧,都是端正有相,你一定很開心了。能{「眾人愛敬」多好啊!為何能得到這樣的子女呢?這也要講因緣,子女與你有緣才投生到你的家,與你無因無緣是不會投生來你的家。這個求觀音菩薩的人,也要同這個子女有因緣,再加上菩薩的力量,種種因緣和合才有子女。本來以他的福德,可能是沒子女的,但因為他求觀音菩薩,觀音菩薩用大威神力來幫助他,引起他的善因,那個投生的人同你有善的因緣,或者因為他的善行做得多,加上他誠懇也求觀音菩薩,因而得到子女,這不是觀音菩薩來你那塈諨L,而是觀音菩薩用大威神力形成一種幻化事(不是如魔術師那樣玩魔術),這是要靠菩薩的力,也要靠自己的力,靠受生者的力,種種因緣和合才會得到。

如果以譬喻來講,「福德智慧之男」,是代表智慧「端正有相之女」是代表慈悲心。《維摩經》說:「善心誠實男,慈悲心為女。」善心、誠實、正義、勇敢,這些是代表男性應有道德。有人問維摩居士:「為何你的房子是空的?你的眷屬去了哪堙H」維摩居士回答說:「我有善心誠實男,慈悲心為女,甚麼都有,有父有母,有兒有女。」因為女子的習性比較柔和、慈悲,心是柔軟的,所以用慈悲心來譬喻女子。

觀音菩薩能令本來沒子女的人,也得到子女,由此可見,世間一切事都不是固定的,而是有變動的,甚麼都可以改造,眾生可以成佛,凡夫可以轉凡成聖,惡人可以轉為善人,惡濁的世界可以轉為清淨的世界,紛亂的社會也可以改成太平,一切都是生動的,所謂事在人為,所謂心淨眾生淨;心淨國土淨。家庭社會都可改造,人的心可改造成慈悲的心、利他的心、成佛的心,整個家庭都會轉為幸福,整個社會也會轉為平靜安寧,所以一切都是可改變的。我們的能力很少、很薄弱,但觀音菩薩有大慈悲有大能力,我們靠自己的誠懇心,靠自己的善行力,再去虔誠懇求觀音菩薩的幫助,依這種善因緣,是有好結果的,這一點我們應當相信。

「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。」

這句是總結,觀音菩薩有這麼大的威神之力,慈悲之力,還應加上一句:「故名觀世音」。

「若有眾生,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,福不唐捐。」(「捐」讀「完」,如果是捐款就讀「娟」。)

「至於成佛」,是遠老法師加上去的,這四個字加得很有道理。

「若有眾生,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」,即上來所講的身口意三業恭敬,這有甚麼好處呢?無論你拜多拜少,念多念少,都有很大的福,而且你所得的福不會虛棄。「唐捐」的意思是虛棄、空過。你恭敬禮拜觀音菩薩,不會白白空過,不會沒用處。拜一拜觀音菩薩,念一念觀音菩薩,聽一聽普門品都有福,而且這個福不會虛棄,不會落空,不會消散,還會增長,還可延續,一直到成佛。為甚麼會這樣呢?這是因為觀音菩薩的關系,觀音菩薩的慈悲心,同佛一樣,佛希望我們成佛,觀音菩薩也希望我們成佛。觀音菩薩是一乘不退轉的菩薩,我們是過去種下一乘善根而懶惰心的菩薩,因為愚痴顛倒,走進火宅;觀音菩薩同釋迦佛一樣,念念都是想我們出火宅,念念都想我們直到寶所,念念都想我們成佛。我們現在念觀音菩薩,聽了普門品,知道了觀音菩薩的功德,這一點福就接駁上一乘菩薩道。以前脫了節,如列車兩節車鉦磏髐F,接不上,現在因為聽普門品,聽到觀音菩薩大慈大悲,要救度我們恢復一乘菩薩道,這一乘功德,一乘福,藉著這點福,我們會上進,觀音菩薩不是救我們一次,教化我們一次就算了,而是永遠跟著來指導我們,引導我們前進,這點福是接駁一乘因緣的,所以就「福不唐捐」,不會蝞禷陷瓷A不同人天福,不同世間福,不同其他宗教所做的福,不同一般社會人士,拿些錢去做善事那種福,那些福做了善事就有福果,福報享完了就沒有了,就像射箭上天空,箭力盡了,箭就會跌下來。而同觀音菩薩有關系的這種福,是不會消散的,還會漸漸增長,直至成佛。

方便品講用一朵花供佛,或造個佛像,或禮拜一下,或稱念一聲南無佛,就「皆已成佛道」,哪有這樣容易的?我們不要忘了,要「漸漸積功德,具足大悲心」,才能「皆已成佛道」。

我們恭敬禮拜觀音菩薩,即是皈依一乘僧寶,僧寶不離佛寶,也不離法寶,三寶是最上的福田,我們不可以離開三寶。觀音菩薩為我們說法,救我們的苦,是承著佛的慈悲心來引導我們,也希望我們成佛,我們承著三寶的光明,繼續前進,終有一天會成佛。

我們念觀音菩薩,聽一聽普門品,拜一拜觀音菩薩,好像很簡單,其實這一點就是一乘福。你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有一乘無漏福,就可以直至成佛。

遠老法師加「至於成佛」這句是很有意思的,是「福不唐捐」的注遄A令這句子更完整,有了這句就明顯些,沒這句就不明顯。

「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。」

這埵A總結一句。「眾生」是指所有的人。因此之故,人人都應當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。受持名號就是要憶念菩薩的功德,學習菩薩的慈悲,不是念一下,求一下那麼簡單。

「無盡意,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琲e沙菩薩名字,復盡形供養,飲食,衣服,臥具,醫藥,於意云何,是善男子善女人,功德多不?」

這堨峇騆功德的方式來問無盡意菩薩。佛叫聲:無盡意啊,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億琲e沙那麼多的菩薩名字,還在有生之日,用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醫藥盡量去供養這些菩薩,你認為這些善男子善女人,功德多不多?

甚麼叫「盡形」呢?完整來講是盡形壽,是有生之日,有一日壽命,就供養一日。大眾供養佛,供養比丘僧,不出用「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醫藥」這四事供養,這是佛在世時最普遍的供養。佛與比丘僧天天出去化食,大眾用飲食來供養,或者有的人專門請佛和佛弟子去他的家堭筐飲食供養,有的人每天在門口等著,看到有比丘經過,就很恭敬上前接過x,送一些食物來供養。也有人拿些衣服去供養,但每位比丘只限三件衣。或者有人用臥具,如床鋪、被單等物供養比丘。有的人布施醫藥,送一些醫藥給僧團,讓有需要的出家人服用。

有的人不但受持這麼多菩薩的名號,而且一生一世都用四事來供養這麼多菩薩,這當然是假設。

「於意云何?」你的意思以為怎樣呢?佛是很民主的,最喜歡問弟子的想法。

「是善男子善女人,功德多不?」這個人受持這麼多菩薩名號,又一生一世四事供養這麼多菩薩,你說他的功德是多還是少?我相信大家都會講:他的功德很多。

「無盡意言,甚多,世尊。」無盡意菩薩回答說:「他的功德很多啊,世尊。」

「佛言,若復有人,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,乃至一時禮拜供養,是二人福,正等無異,於百千萬億劫,不可窮盡,何況久持。」

「何況久持」這四字是遠老法師加上去的,因為這堿O比較兩者的功德,用「何況」就有比較的意思。

「受持」這兩個字,「受」的意思是領受於心,「持」的意思是執持不忘,如果忘記就會扔掉,就不叫做持,這個持是有念力,有記憶力,受的意思是有一種信解力支持,所以我們應當講信受,不應當說信仰。我們對三寶要有一種信力去支持,要時常不忘地憶念,這就叫做受持。

禮拜是身恭敬,禮拜也是供養,不是要拿甚麼東西來拜才叫供養,恭敬也是供養,大家用敬法的心,坐在這媗斥g,已經是供養了。你知道觀音菩薩有大威神力,知道觀音菩薩有大慈大悲,知道觀音菩薩要引導我們行一乘菩薩道,這已經是恭敬禮拜供養了。

再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,即使不是受持很長時間,只是用很短的時間去禮拜供養,他的福德,與上面講的受持六十二億琲e沙菩薩名號,并盡形壽用四事供養六十二億琲e沙菩薩的人的福德是同等的,一樣的,沒甚麼不同。

前面講的人受持的菩薩名號多,供養的時間長,物質多,後面講的人只受持觀音菩薩一個名號,只用一時很短的時間來禮拜供養,如果問你們,這兩人誰的功德多?你們一定會說前面的人功德多,後面的人功德少。但現在佛告訴我們,這兩人的福德,是一樣的,正是平等平等,無有差別,前一位沒有多一點點,後一位沒有少一點點。兩人的功德都是那麼多,百千萬億劫的時間也不會窮盡,講也講不盡。他們的受用也不可窮盡,這是一乘福,是不可窮盡的。

因為一乘大菩薩的功德都是平等的,文殊菩薩、彌勒菩薩、藥王菩薩、妙音菩薩等都是一乘大菩薩,他們的功德都是一樣的。你不要生分別心,不要以為這位菩薩功德多些,那位菩薩功德少些,他們完全是平等平等的,所以你念一位菩薩,即是念一切菩薩,念一切菩薩,也即是念一位菩薩,這可以講是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因為平等,所以一樣。

「何況久持」是對「一時」來講的,上面講「乃至一時禮拜供養」,福都不可窮盡,何況長久地受持呢?當然福就更多了。所以我們時常懇切地稱念觀音菩薩,這種功德是不可思議的。

「無盡意,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,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。」

這是總結,顯出我們憶念觀音菩薩,福德是很多的,所以又叫一聲無盡意:無盡意啊,你要知道,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,就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福德之利。「如是」即如上所講的無量無邊福德,說之不盡,受用之不盡,我們時常念觀音菩薩,就時常都在觀音菩薩的威光照耀之下。觀音菩薩的威德無盡,慈悲無盡,所以我們所得的福德也無盡。我們藉著觀音菩薩的力量,藉著我們的認識和信心力量,會得到無量無邊福德之利,這種是一乘的福德,不是普通的福德。

也許有人會這樣想:既然念一切菩薩都是一樣,念多念少也是一樣,我隨便念哪一位都可以啦,佛為何偏偏要我念觀音菩薩?

如果我們明白這個平等的道理當然是可以,但有的眾生,他就算明白,如果不是專門叫他念一位菩薩,他就會東念西念,心就會散亂了。有的人一早起來,很虔誠地念很多本經,念很多遍咒,念很多句諸佛菩薩,即使有人在外面喊救命,他也要念完才去救人,這就失了慈悲的精神。

佛說法是對機說法的,有所謂平等意趣,有所謂差別意趣,單單要我們念觀音菩薩,是差別意趣,是為了適應我們的根機,念觀音菩薩的功德最大,我們專心一意念觀音菩薩,就不用分心了。其實念了觀音菩薩即是念了一切菩薩。

「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,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,是故十方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。」

這段文,在舊本是放在勸供養之後,遠老法師把它調上來,經文就比較順一些。上文一直是講觀音菩薩的功德,讚觀音菩薩「能以無畏施於眾生」,救七種難是施無畏,令眾生離三毒也是施無畏,令有的人得好子女也是施無畏,因為世間人是很害怕臨死沒兒女送終,也害怕家財後繼無人,所以世間人是很畏懼的,觀音菩薩令眾生得福,能應二求也是施無畏。

這媮`結上文,佛繼續對無盡意菩薩說:「這位觀音菩薩,知道眾生在怖畏急難之中,他是能{用無畏布施給眾生。」上文講的羅剎難、鬼難、賊難、水難等就是「急難」。所以十方世界的眾生,根據觀音菩薩的功德和特徵,都稱他為「施無畏者」,我們也可以稱呼觀音菩薩為「施無畏菩薩」。

在三種布施之中,無畏施也可以包括財施和法施,如有人沒飯吃,沒衣穿,或需要一筆錢才可以脫離那種痛苦和怖畏,你能布施財物給他,就是施無畏,財施可以轉為無畏施。又或者有人的心堳飫ㄘヾA你同他說法,令他得到安寧,也是法施轉為無畏施。

舊本是「娑婆世界」,遠老法師改為「十方世界」。世界即宇宙,世是約時間來講,有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;界是指東西南北四維上下,即是空間。十方世界的眾生都知道觀音菩薩的功德,觀音菩薩不只是救娑婆世眾的眾生,也救十方世界的眾生。所以改為「十方世界」比較恰當。

「無盡意菩薩白佛言,世尊,觀世音菩薩,云何遊此娑婆世界(根據妙音菩薩品,這媕野[上「及十方世界」,因為觀音菩薩不只是在娑婆世界教化眾生,還在十方世界教化),云何而為眾生說法,方便之力,其事云何?」

從這媔}始的一大段,是專門講觀音菩薩說法,講大慈與樂,開權顯實,引導眾生得究竟樂。無盡意菩薩再進一步請問佛:世尊啊,觀音菩薩怎樣去遊化這個娑婆世界?怎樣為眾生說法?

這個「遊」,不是遊覽,不是遊山玩水,而是遊行教化這個娑婆世界。這個「說法」應該不只是說《法華經》。眾生的根機有無量,根性有利鈍;菩薩說法有深淺,用種種善巧為無量眾生說無量法門,這就要施無量的方便了。觀音菩薩怎樣運用方便之力呢?方便之力的事實是如何的呢?他是怎樣引導眾生入一乘呢?下面開始正式講普門了,門是門類,現種種身即現種種門,種種類。觀音菩薩無身不現,現高貴身,也現下賤身,不論哪種眾生,不論男女老少,也不論貧富貴賤,甚麼身都現,甚麼地位都現,甚至畜生身也現,這就是普遍,就是普門。

觀音菩薩是示現來流通《法華經》,菩薩要觀眾生的機,就要用方便力,眾生的根機不同,菩薩施設的方便力也有種種不同。「方便」二字,不是方方便便,而是很善巧,很有辦法,很會將就眾生的機,用善巧的方法,用大三力,用大威神力,用自己的大智慧力引導眾生恢復一乘,這就是「方便之力」。

菩薩能現種種身來說法,這叫普現色身三昩。為何能普現種種色身教化一切眾生呢?這是因為菩薩有三昩力,有智慧力,有方便力。所謂方便力是由智慧力產生的,智慧力是從三昩力引發出來的,所以觀音菩薩能做到「眾生有感隨時應」,不是這毎眾生有感,就應這個眾生,就沒空閑時間應第二個眾生,不會這樣的。如你放一碗水,或一盆水,或一缸水在月亮下,月亮會映照在水中,放一億盆水在月亮下,也有一億個月亮在水中,河水、海水都能映照出月亮;所以遠老法師讚嘆觀音菩薩「如月印水不思議」。觀音菩薩可以同一時間現種種身,不需要分開時間來現身,不是這時候現了帝釋身就不可以現梵王身,而是可以同一時間現無量身教化無量眾生,這是一乘大菩薩不可思議的方便之力。遠老法師作的讚觀音菩薩頌,完全是根據這經文而寫出的。

前一大段文是講觀音菩薩能觀世間的音聲,以下一大段文是講觀音菩薩能觀世間眾生的根機來度眾生。

既然菩薩甚麼身都可現,顯示了流通《法華經》不需要固定甚麼身份,甚麼身份都可以流通《法華經》,只要有認識,有了解就可以流通《法華經》。

有的人問,觀音菩薩是男還是女的?如果他明知觀音菩薩是可以無身不現,他問這個問題是多餘的。觀音菩薩所現的身是教化眾生的工具,他現男身,我們不要當這個是觀音菩薩;他現女身,也不要當這個是觀音菩薩,他現獅子身、白象身,也不要當這獅子、白象是觀音菩薩。觀音菩薩是不即不離的,如他現獅子身,這獅子不是觀音菩薩,但離不開觀音菩薩,是靠著觀音菩薩的力量現出來的。有的人求男得男,求女得女,這些子女都是觀音菩薩的力量令他們得到的,這些子女也不是觀音菩薩。

有的眾生,要觀音菩薩現某種身才能教化,不現某種身就教化不了,所以我們不要想著觀音菩薩是女子。不過記載觀音菩薩的事[,有的說賣魚女是觀音菩薩示現的,唐朝以後畫的觀音菩薩像都是畫女相,唐朝以前所畫的觀音菩薩像都是大丈夫相,所以有的經講:「男猛丈夫觀自在。」

我們不需要分別觀音菩薩是男還是女,菩薩是一種功德的現象,不是男也不是女,也不必講某某地方是觀音菩薩的道場,其實觀音菩薩無處不現身,只要能認識觀音菩薩,與觀音菩薩相應的那個地方,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,人人都可以學觀音菩薩。

觀音菩薩為何要現種種身說法呢?因為眾生的根機各各不同,所以觀音菩薩就要適應眾生的根機,就要現種種身,就要用方便之力。如醫生看病一樣,你覺得這個醫生醫術很好,你每次去看病,他都能把你的病治好;但你介紹另一個人去找這個醫生看病,未必能治好;這是因為無緣,醫生也講醫緣,即使他有很好的醫術,但他與你無緣就不能醫好你的病,如換一個醫生,你的病馬上就好了。又如他是一個博士,有很好的學問,但你同他無緣,他講的話你不喜歡聽;或者大個人沒甚麼學問,但你聽他講,又覺察很好,很接受,這也是講緣。

有的人不喜歡聽有權有勢的人說法,認為他恃權恃勢,渾身銅臭,貢高我慢;有的人也不喜歡聽很窮的人說法,認為他沒福報,粗粗魯魯,沒文化。但有的人珧劓儕亶萲w聽,這就要講因緣了。如果不喜歡聽,就不能接受了。

有的人要梵王身才可度他,觀音菩薩就要現梵王身來度他;要聲聞身才可度他,觀音菩薩就現聲聞身來度他;有的人要童男童女身或居士身、比丘身等才可以度他,觀音菩薩就現童男童女身或居士身、比丘身等來度他。雖然觀音菩薩能現無量身來教化眾生,也要這些眾生與觀音菩薩有緣才可以度,無緣是不可以度的。就如有的人未必喜歡聽有學問的博士、有權有勢有錢的人說法,觀音菩薩就要現其他身來適應他,他才會接受。所以觀音菩薩要運用普現色身三,用方便之力來將就眾生,教化眾生。

「佛告無盡意菩薩,善男子,若有國土眾生,應以佛身得度者,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。」

這段講觀音菩薩現三聖身:佛身、聲聞身、緣覺身。為何不講現四聖身呢?因為觀音菩薩本身就是菩薩,不用講現菩薩身了。

多數人講觀音菩薩有三十二應化身,這媮縝酗T十三種;其實是不止三十三種的,觀音菩薩可以現無量身,應無量世界,脫無量法,不過這堨u是盡量列舉有代表性的三十三應,實際上是無量應。

示現種種身教化眾生,這個現身,只是教化眾生的身,是一種教化眾生的工具,也是教化眾生的增上緣,應眾生的根機。眾生的受化是有因有緣,他的機緣去到哪堙A需要哪一種身,觀音菩薩就現那種身去教化他,他才接受,如果不是現那種身去教化他,他就不接受了。

眾生有機緣,菩薩就要助成他。緣有因緣,有增上緣。眾生自己過去生種下的一乘善根是因緣,但需要有一種增上緣來助成他,幫助他,他才有進步,所以觀音菩薩就要為他加上這種增上緣,現種種身來幫助他進步了。

現佛身是觀音菩薩的力量,現人身,現天身,現鬼神身,現甚麼身都是觀音菩薩的力量,雖然同是觀音菩薩的力量,但眾生的機緣不同,他要某種身才適合他,他才可以接受,不適合的,他就不接受。阿甲喜歡接受的,阿乙未必能接受,因此觀音菩薩要現種種身。

機緣是很奇妙的,不同的人,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時間,機緣是不同的。必須要說法的人,說法的時間,說法的地點適合他,他才會接受,如果其中有一樣不適合,他都不會接受。就如我們這個妙華佛學會,以前是叫妙寶經室,有的人認為,已經有明珠佛學社就{了,何必還要開設妙寶經室呢?這句話有人認為很有道理,但如果以機緣來講,就說得不對。

如果講,觀音菩薩現佛身就{啦,何必現辟支佛身?現天王身就{啦,何必現長者身?大家分析一下,斟酌一下,這句話對不對?如果我們根據觀音菩薩現種種身,按照這道理來推敲、分析,就會覺得這樣說是不對的。

觀音菩薩可以現佛身來度眾生,觀音菩薩是菩薩,菩薩是佛的因,佛是菩薩的果,菩薩是因地的名,佛是果上的名,菩薩行圓滿了,自然而然就成佛了,就如開,開了一定的時間,花瓣就自然落下,結成一顆果子,果子隨著時間,漸漸長大,成熟。我們學佛,也要先學菩薩,菩薩功德圓滿就成佛了。

有的經說,觀音菩薩是過去古佛,但依這媮縑A他是在釋迦佛的座下,示現為菩薩,我們視他為一乘不退轉的大菩薩,他的功行和功德,都與佛相齊的。有的古德說,佛好像是八月十五的月亮那樣圓滿,而觀音菩薩、文殊菩薩等,就好像是十四晚上的月亮,與十五的月亮是不相上下的,如果有分別,也只是很輕微的。所以觀音菩薩的功德已經是很多的,利益眾生的方便力也是無量無邊的,他當然可以現佛身,不但可以在一處地方現佛身,而且可以在無量世界一起現佛身。有的佛經講,為教化眾生起見,初地菩薩已經可以分身百界作佛,二地菩薩可以分身千界作佛。觀音菩薩是一乘不退轉的大菩薩,當然可以現佛身了。依權教來講,八地以上才是不退轉菩薩,現在一乘就沒有這樣分別。

我們要記得這一點,觀音菩薩現佛身也好,現甚麼身也好,他不會像魔術師那樣忽然變一樣東西出來的,而是果必由因,這一點前面已經講過。釋迦佛來到這個世界成佛,他是示現了經過三大阿僧祗劫,親近很多彿,然後才降生到淨飯王宮,因行做了甚麼,過去生中怎樣行菩薩道,怎樣救濟眾生,或做過鹿王、象王等,由因至果全部都有示現。他觀察到這個世界的很多眾生,要現佛身才能教化,於是他就示現來這個娑婆世界,在菩提樹下成道,來教化眾生。

觀音菩薩也一樣,如果有一種人,「應以佛身得度」,他是要佛身教他,他才歡喜,他才接受的,觀音菩薩就要現佛身來為他說法。

「度」有度脫、度過、度到這三種層次,如畜生能脫離畜生身,就是度脫,凡夫脫離凡夫身,轉凡成聖就度脫了凡夫。我們有煩惱,煩惱就像河一樣,如果我們能斷除煩惱,就度過了煩惱河。度過煩惱河之後,還要修習無量無邊的功德,漸漸進步,如五百由旬到寶所,度過了五百由旬的險難惡道,就能到達寶所了,到達成佛的境地,這就是度到,是最圓滿的。

觀音菩薩是不是現佛身就教眾生成佛之法,現辟支佛身就說十二因緣法,現聲聞身就說四諦法,現梵王身就說梵法,現甚麼身就說甚麼法呢?如果這樣推想是有問題的。

我們要知道《法華經》的宗旨是開權顯實,如果現辟支佛身就教他成辟支佛,現阿羅漢身就教他成阿羅漢,這與開權顯實是沒關系的,就失了《法華經》的宗旨。一開始的時候,可能是先救苦救難同他結緣,同他做朋友,或用甚麼方法幫助他,可能會是現甚麼身就先說甚麼法,但到最後,必定會開權顯實,必定會告訴他,一切的世間法,三乘法都是不究竟的,只有一乘是究竟的,最終一定引導他信一乘,引導他發菩提心,引導他走上一乘菩薩道,然後才達到現身說法的最終目的,否則就達不到普門示現這種功能,也達不到導歸真實目的。

菩薩教化眾生與佛教化眾生的對象是不同的,依《法華經》來講,釋迦佛來到娑婆世界,是因為他以前教化過的曾發過一乘心的弟子,墮在六道中,佛不忍心他們墮落,就來引導他們出火宅。

佛本來是功德圓滿了,可以不教化眾生,他教化眾生是責任的問題,是出於慈悲心;而菩薩一定要教化眾生才會進步,不教化眾生,他的福德智慧就不能進步,就不能圓滿,就不能成佛,所以菩薩時時刻刻都要增長他的福德智慧。因此菩薩教化的對象和範圍就更加廣大。

佛為何要我們常念觀音菩薩?如果教人常念釋迦佛豈不是更好?這有兩個理由;第一,觀音菩薩與我們這世界的眾生有緣;第二,釋迦佛教我們專一其心念觀音菩薩,令我們更加容易修定,心就不散亂了。觀音菩薩是以大慈大悲出名,而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,慈悲心太小了,太狹窄了,所以我們要學觀音菩薩大慈大悲。

本來念哪一位佛菩薩都是一樣的,但因某種理由,某種因緣,某個時間,有某些眾生會特別喜歡念某一位佛菩薩。在這個時候,佛教我們念觀音菩薩,總是有理由的。我們現在是很幸福的,有本師釋迦佛(一乘佛寶)來引導我們,有這些大菩薩(一乘僧寶)來教導我們,讓我們遇到《法華經》(一乘法寶),我們要永遠不離一乘三寶,永遠皈依一乘三寶。

「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,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。」

「辟支佛」以前講遇,譯作獨覺和緣覺。多數的辟支佛出現在無佛出世的年代,但迦葉尊者則是例外,他有獨覺根性,而出於釋迦佛時代。佛是主張僧團幾百人幾千人共住的,共住有個好處,如果自己犯了過失,也有人指出,如果一個人住,做錯了也沒人知。如果大眾共住,學會大家和諧相處,既不妨礙別人,也能幫助別人,可以互相教育,互相指正,互相督促,互相影響,互相進步,看見別人精進,自己懶惰就不好意思,很多人監督自己修行,就容易進步了。

迦葉尊者珚g常自己一個人住,但他不會懶惰。辟支佛是不喜歡說法的,他們不要弟子,自己單獨修行,即使沒佛出世,他們也會覺悟。春觀百花開,秋觀黃葉落,觀四時的變遷,就能覺悟到因緣所生法,所以也叫獨覺,他們不是今世才修行的。

中國的禪宗喜歡講頓悟,即身成佛,其實不是越利根性的越快覺悟,成辟支佛,少則要修六十小劫,多則要修一百小瓷F成阿羅漢,少則要修四十小劫,多則要修六十劫;成權教佛要修三大阿僧祗劫;成實教一乘佛更要修無量無邊阿僧祗劫。這就說明,越是利根,所修的時間就越長,果也越大。所以一定要有時間性,不可以講頓悟,不可以講即身成佛,一定要經過長時間的修習。如做飯,要經過一定的時間,飯才會做好,如果差一分鐘時間,飯也是煮不熟的。

「應以聲聞身得度者,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。」

「聲聞」是聞佛教聲,依佛教聲來修行而得覺悟。如釋迦佛時代,那些聲聞弟子都是因為聽佛說法而信受,依著佛所教的四念處、四正勤、五根五力、七覺支、八正道去修行。聲聞是一種很聽話的乖學生,老師怎樣教,他就怎樣做。他們依著佛所教的去修行,就有結果了,就能成為阿羅漢。

聲聞和辟支佛合起來叫二乘,大乘經出現後,就把聲聞緣覺叫做小乘。佛、辟支佛、聲聞是四聖中的三聖。

「應以梵王身得度者,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;應以帝釋身得度者,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;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,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;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,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;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,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;應以執金剛神身得度者,即現執金剛神身而為說法;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,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。」

這一大段是講現天人身來說法。天界有欲界六天,色界十八天,無色界四天合共二十八天。這堨u舉出了七種,無色界沒有講,因為無色界只講求入定,那些空無邊處定、色無邊處定、無所有處定、非非想處定,那些隠逸的天人,好像同人間沒有關系,所以就沒講,觀音菩薩也不會去為他們說法,他們也不想聽法,所以佛說這些長壽天是八難之一,他們沒機會聽聞佛法。在長壽天奡X萬大劫,他們既不行菩薩道,也不修功德,浪費了時間。色界天中梵天王以上的天,觀音菩薩也是沒現身去說法,色界天只講了梵天,只講了初禪。二禪以上都沒講,因為二禪只享受定樂,受用定樂的果報,他們是不想聞佛法的。

在佛教的立場來講,天是凡夫,起碼要修到聲聞的初果才稱為聖人,未斷煩惱就是凡夫。梵天雖然是凡夫,但他們也修了很多功德,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;而他們所修的四無量心與菩薩修的四無量心的對象是不同的,他們的對象是一四天下的眾生,即一個小天下的地方,因為一個小天下也有很多眾生,所以也叫無量,他們所修四無量心的目的是成為梵天;而菩薩修的四無量心的對象,是無量世界的無量眾生,修四無量心的目的是為了成佛;所以兩者的動機不同,程度是不同的。

梵天的性質與上帝差不多,同道教、天主教、回教等崇拜的對象差不多,都是自高自大,貢高我慢的。梵天認為世界是他創造的,萬事萬物,包括人類和山河大地都是他創造的,明知不是自己創造的,偏要認為是自己創造的,自認是眾生之父,是天父,習慣了就認假為真。

教化梵王就要教他除驕慢心,有的梵王也有善根,是一乘菩薩退墮成為梵王的,所以觀音菩薩為適應他的根機,就現梵王身來教化他,同他聊天,慢慢引導他發一乘心。

「帝釋」是天帝,名釋提桓因,他是忉利天的天主,與道家所講的玉皇大帝差不多,他的性格是喜歡人行善,不喜歡人作惡,他很關心人類。忉利天又譯作三十三天,這不是三十三層,而是三十三個宮殿,中間是天帝釋提桓因所居,東南西北各有八個宮殿,四八三十二個,加上中間一個,合共三十三個。

釋迦佛在世時,梵天王和帝釋天王時常都來聽佛說法。當初佛一成道,看見眾生的根機鈍,「如斯之等類,云何而可度」,而自己所證的法是那麼高深,不知從何教起,就想不如入涅槃算了。正在這時候,梵天王就來請佛說法,佛就想,眾生不能接受一乘,我可以用方便力,先講小乘法,先講四諦法。所以梵天王的功勞也很大,如果不是他及時來請法,佛可能不說法了。方便品的經文是這樣躑z,但佛出現於世來教化眾生,沒理由不說法的。

欲界天最低層的是四王天,四王天對上是忉利天,再對上還有夜摩天、兜率天,觀音菩薩也可能會去現身說法的,不過就簡略了沒有講,只講自在天和大自在天。

欲界第五天是「自在天」,又叫化樂天,這些天人的享受是變化出來的,想享受甚麼就變化出其麼。

欲界第六天是「大在自天」,是他化自在天,不需要自己想,自自然然就有東西變化出來讓他享受,比自在天更加自在一點。

「天大將軍」是帝釋天統領的將軍。將軍是要領導軍隊打仗的,天上本來都是享樂的,沒有戰爭,但阿修羅住在天的邊界,他們妒忌心、爭斗心、疑心很重,時常懷疑天將會打他們,所以先發制人去打忉利天,帝釋天王只好派天大將軍率領天兵去追趕阿修羅,把他們趕到大海,不准他們住在天的邊界。所以阿修羅譯作非天,即似天非天,有天之福而沒天之德。他們本來住在天的邊界也是有很好的享受,即是有天福,但因為疑心重,爭斗心重,就沒有天之德。

天的德行是光明為善,如帝釋天等是有善良的心,而阿修羅的性格是很暴戾的,很凶惡的,就沒天之德,在人間,我們也把那些喜歡斗爭的人稱為阿修羅。

「應以執金剛神身得度者,即現執金剛神身而為說法。」這一句在舊本中是放在後面天龍八部眾之下,但執金剛神是屬於天,所以遠老法師把這句放在天類這堙A而天龍八部眾是屬於畜類。

「執金剛神」像,我們在寺院中常見到,他是拿著金剛寶杵,我們一般人叫他韋馱菩薩,或叫他為護法神。在佛經堙A本來是沒有韋馱這名字,後來考查到,執金剛神是護法神,也是四王天的部屬,是一種天行夜叉。他是大力士,他拿著那支金剛寶杵是很重的,甚麼鬼神都不敢來冒犯他。他發願護持佛法,據說釋迦佛從出世開始到入涅槃,都有這位執金剛神保護著。

有的佛經說,有一位轉輪聖王,生了一千個兒子,每個兒子都發菩提心,發願要成佛,但不知誰先成佛,於是他們就抽簽,結果是拘留孫佛第一位成佛,釋迦佛是第四個成佛,最後成佛的是樓至佛。轉輪聖王的千子,就是賢劫中的千佛。另外有位夫人生了兩個兒子,一個兒子發願說:「我以後要做梵天王,在千佛出世的時候,我都要去請佛說法。」另一個兒子發願說:「我在千佛出世的時候,做執金剛神,專門保護佛,護持佛法。」可見執金剛神是這兩兄的其中一個。

「毗沙門」是北方多聞天王,是四大天王其中的一位。這堿隻韝講南方增長天王、方廣目天王、東方持國天王,只講北方多聞天王呢?因為他是最多聞佛法,親近佛也最多,而且是保護佛法的,所以就舉出他來做代表。西藏、日本有很多人是供奉多聞天王的。

「應以小王身得度者,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。」

從這媔}始講現人身了,經文只舉出五類人做代表,其實觀音菩薩現人身是不止五種的。

既然講「小王」,當然有大王,大王是轉輪聖王,不過這堣]簡略不講了。在印度的大王與小王,就像中國的天子與諸候差不多。小王也是領導者,因為教化眾生,以領導者的身份,力量會大些。所謂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賢。小人之德如草,君子之德如風;風吹草,草必定是垂下的。有領導能力的人,有影響力的人,他信了佛,他受持了《法華經》,下面的人,那些民眾,或者他的部屬,都會跟著他信佛,這對弘揚一乘,是有一定作用的。當有需要現小王身去說法時,觀音菩薩就現小王身說法。

「應以長者身得度者,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;應以居士身得度者,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。」

在印度,被稱為「長者」的,并不只是年耆(年紀老),而且還要姓貴(種姓高貴)、位高(地位要高)、大富、威猛、智深、行淨(德行好)、禮備(禮儀周周,很有禮貎)、上嘆(他的上司、長輩或地位比他高的人會讚嘆他)、下歸(他的部下會歸服他),具有這十種資格的人才叫長者。

長者和居士本來是同一類人,年輕時稱為居士,年老時稱為長者。不過在中國,居之士也叫居士,或者信佛的在家人,無論男女老少,大家也稱他為居士,意謂居家學佛之士。

以印度的「長者、居士」的德行來講,現代人就很難做得到了,所以有些佛教徒,如果你稱他為居士他會說不敢當,可能就是這個理由。居士原來的定義,有這麼多條件,按理是不敢自認的。

另外居士還有四個條件:要不求名利,清心寡欲,疏財仗義,以道自娛。長者的十德很難做到,居士的四個條件也不算太容易。我們一心學佛,不須求名求利,應該清心寡欲,無貪無嗔,行菩薩道要自利利他,普通世俗人也知道助人為快樂之本,幫助人是很應該的,做得到就要做,佛法講布施,也不是很難做得到,盡自己的力去幫助人也是布施。法喜充滿也即是以道自娛,在佛法堭o到歡喜,得到快樂,不是以看電視為樂,不是以打牌樂,不是以逛街看戲為樂。我們誦經、禮佛、靜坐,有所領悟,研究出一個道理,或者自己反省自己的行為與佛法很相應,心媗w喜,就是以道自娛。

這四個條件都是學佛之人應該不難做到,自己可以要求自己做到,不是求人。我很希望各位居士都能做到這四個條件,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到,我是出家人更加應該做到,出家人如果做不到,就連居士也不如了。

「應以宰官身得度者,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。」

宰官也是有領導能力的,對一般人有影響力。古時的宰相、將軍、元帥、太守等大官,就是宰官,不是宰相才是宰官,等於現今的部長、司長、署長、科長等,所有政府部門的高官,都可稱為宰官。

「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,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。」

印度有四姓階級,最尊貴的是婆羅門,漢譯淨裔,他們是講求生梵天的,都是貢高我慢,連剎帝利這些王族都要聽他們的話,他們是專門幫人祈禱的,如果你有甚麼事要祈禱,梵王是不接受的,要婆羅門才可同梵天王溝通,所以一般人都要求婆羅門,由於自恃勢L,放縱貪欲,漸漸就變成很腐敗了,到釋迦佛時代,有很多沙門團都起來反對婆羅門,佛教的出現,就革了婆羅門的命。以佛教立場來講,他們是外道,不過只要他們宿世有善根,觀音菩薩同他們有緣,就會現婆羅門身來同他們說法,告訴他們梵天是貢高我慢自以為是,不是究竟的,福盡還是會墮落,只有一乘才是究竟圓滿的,慢慢引導他們回入一乘。

「應以比丘比丘尼,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,即現比丘比丘尼,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。」

「比丘比丘尼」是出家男女二眾,「優婆塞優婆夷」是在家男女二眾,佛教徒雖然很多,但歸納起來,不出這四眾。

「比丘」是男性出家人,「比丘尼」是女性出家人。比丘譯成中文,有三種含義:乞士、怖魔、破惡。出了家,俗家的所有東西都不要了,出家的意思是奉Y,是犧牲,是放棄,辭親割愛,父母兄弟姐妹都捨離,金銀財帛都捨棄。一切出俗的享受都捨棄。千萬不要說等我存{錢了才出家,這不是出家。真正出家是有錢財都要放棄,釋迦佛出家沒帶一樣東西,後來父王叫五個大臣送很多東西給他,要侍候他,跟隨他,他全部不要,出家是把自己的身心奉Y一切眾生。

佛世時的出家人是托x乞食的,上乞諸佛之法來滋養慧命,下乞眾生之食來滋養色身;所以叫乞士,不是乞丐。出家人乞眾生的飲食,是志在同眾生作福田,志在給機會眾生種福,同民間接觸,民間有甚麼問題不明白,比丘可以教導他,負起教導社會的責任。比丘受眾生供養的飲食,不但同眾生種福,而且可以滋養色身,才可以上乞諸佛之法,才有命來修行、證道,主要是為修行而乞,為證悟而乞,不是為貪食而乞,所以不管好不好吃,也不管味道如何,隨隨便便但求能支持生命來修行就算了。

在佛經婸﹛G那些夜叉,毗沙門等,當他們知道某地有人出家,就會一直高聲唱,讚揚某地某人出家修行,他要解脫生死,要超出三界。一直唱到魔王天也知道,魔王聽見就會很驚慌,因為他認為在三界中輪迴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,如果有人出家,超出了三界,他就少了一個魔子魔孫了,所以比丘也叫做怖魔。

我猜想:現在的人出家,魔王不會驚慌,因為現在的人出家多是不講了生死,出三界的。出家是件大事,古人說:「出家是大丈夫事,非將相所能為。」不是剃了頭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就算出家的。

破惡,是破貪嗔痴等煩惱惡,出家要勤修戒定慧,熄滅貪嗔痴。

具足了乞士、怖魔、破惡、才叫「比丘」。「比丘尼」也同比丘一樣,「尼」字是女性的意思,是女比丘。總之,男女比丘都應該具足這三層意思,一定要上乞諸佛之法,要修行,要戒除貪嗔痴,要增長戒定慧。雖然現在中國的出家人,風俗所限不需外出化食,但是日常生活也要盡量簡單,起碼做到少欲知足才可算體會了這個意思。

「優婆塞、優婆夷」,譯作清信男、清信女;又譯作近事男、近事女。清信是表示信佛、信法、信僧、信戒的心很清淨,很純潔,叫清信士。近事的意思是講,我們既然是在家學佛,就要時常親近三寶,事奉三寶,福慧才能增長,如果你認為:我何必要親近三寶啊,我這麼聰明,還超勝過很多出家人。如果你這樣想,就是貢高我慢,就不能進步,而且失了自己的本份。

「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,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。」

這堿O講現主婦身,如果分開來讀,是讀「長者婦、居士婦、宰官婦、婆羅門婦」。即是對他們的夫人(太太)說法。婆羅門不一定是出家人,雖然他同人祈禱,是神職人員,但婆羅門有在家和出家,在家的有些是有妻子的,出家的婆羅門就稱為梵志。

主婦對家庭很有影響力,主婦德行好,她們的子女會受到良好的育,如果主婦德行不好,子女也教不好。何東夫人幾十年前就已經辦女子義學,即現在東蓮覺苑的寶覺學校。以前窮人難得有機會讀書。何東夫人辦義學免費收容女孩子讀書,正是因為她覺得家庭主婦的責任很重要,如果主婦沒有知識,又沒有德行,教不出好兒女,對社會也不好,兒童是未來主人翁,所以要想教好兒童,媽媽的責任是很重要的;何東夫人有見及此,才不惜巨資,不辭勞苦,決心興辦女子教育。

觀音菩薩也很注重婦女,因為婦女對家庭的影響很大,間接影響到全人類社會,所以就現婦女身來教化婦女。在中國有很多故事是講觀音菩薩現婦女身,如現賣魚女等。

「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,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。」

這媮翮紫陔蠕鉦{二童身。他不一定是現一個童男,一個童女,兩個兒童身;而是能現這兩類身,有時說不定會現很多童男、童女。

為何要現童男童女身呢?這也有原因的,因為凡是兒童必定是很天真、純潔、誠實、慈和,多數是很有愛心的。如外國的小朋友對動物,對雀鳥非常愛護,這一點中國的小朋友就比不上,這跟社會風氣有關。說謊、暴燥的的小孩也有,但這些是不大正常的。整體來說兒童流露出來的表情都特別天真的,想哭就哭,想笑就笑,從不掩飾,而且性格是很勇敢。有一類人是需要童男童女身才能感化,所以觀音菩薩有時會現童男、童女身來教化他們。

「應以天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O羅伽、人非人等身得度者、即皆現之而為說法。」

「天」和「龍」是兩種不同的眾生,天的定義和性格上面剛剛講過;龍是屬畜類;「夜叉」前面也講過;「乾闥婆」是尋香神,是帝釋天的音樂神,專奏世俗的音樂;「阿修羅」前面也講過;「迦樓羅」是大鵬金翅鳥,它的翅膀是很大的,傳說一張開翅膀有三百六十萬里那樣大,專同龍作對,專吃龍子,後來皈依佛,不再殺生;「緊那羅」也是帝釋天的音樂神,專門奏法樂。「摩O羅伽」是大蠎蛇神。以上是八部眾,觀音菩薩觀察到某些眾生需要這些身形去教化,也會現這些身形去教化這些眾生。

下面我再次講清楚鬼、神、天的作用:天之中,梵天是高級天,四王天是低級天,天是高級的神,天的定義是光明為善。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等是界乎鬼與神之間的眾生,鬼是低級的神,是依賴人而生活的,尤其是餓鬼。神的定義,神的性格是喜歡主宰人,支配人。佛、菩薩、阿羅漢這些聖者、對不是鬼、神、天。鬼。神。天不是四聖,只不過是凡夫,佛教徒不須要怕鬼神,天也不用怕,我們只須依佛的教化去修行就可以了。

「人非人」是兩種眾生,人是指人類,小王、長者、宰官等都是人;「非人」就不是人,也不是天,是人以外的眾生。

如果有的眾生需要這些身形的眾生才能化他,觀音菩薩馬上就會現這些身來教化他。

以上講的三十三應,只是略舉,應該是有無量應的。既然各種身份觀音菩薩都可以現,即表示了甚麼身份都可以流通《法華經》;甚麼身份都可以講《法華經》,不會是你有資格講,他就沒有資格講。流通《法華經》是人人都有責,凡佛弟子都有責,觀音菩薩現種種身,連畜生身都現,為何你不可以流通《法華經》呢?所以人人都應當流通《法華經》。

「即皆現之而為說法」,這個「皆」字代表了無論那一種身形都現,也代表了無論甚麼時間,甚麼地點都可以現身。上面列舉了現三十三種身,其實觀音菩薩現身說法是不止三十三種的,如天有種種的天,人有種種的人,王有種種的王,宰官也有種種的宰官,婆羅門也有種種的婆羅門,是可以現無量的身,不過歸納起來有現天身、人身、神身、鬼身、畜生身,其實牛、馬、羊、老虎等身也可以現的,這些都是觀音菩薩為教化眾生的方便之力,也即是威神之力,功德之力。但我們不可以見到一隻牛,就說這隻牛就是觀音菩薩,見到一位主婦為人說法,就說這位主婦是觀音菩薩。我們應當知道,這是觀音菩薩的方便之力,威神之力。

如果你認為,既然觀音菩薩現鬼神身來說法,那我拜鬼神就即是拜觀音菩薩了,何妨拜鬼拜神呢?你這樣想也是不對的,你須知道,這是觀音菩薩的威神之力,方便之力而已。難道你拜牛拜u拜畜生就是拜觀音菩薩嗎?如果你把拜鬼、神、天當作拜觀音菩薩,無形之中就把觀音菩薩的地位資格貶低了。每個佛教徒都要搞清楚這一點,否則就連自己失了佛教徒的身份都不知道。

「無盡意,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,以種種形遊諸國土,度脫眾生,是故汝等,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。」

這是勸修供養。前面講了觀音菩薩功德很大,尋聲救苦,又現種種身來教化眾生,所以佛勸大家要供養觀世音菩薩。

佛對無盡意菩薩說:無盡意啊,這位觀世音菩薩,成就了如上所說的種種功德,現種種身形到各個世界遊行教化眾生,令眾生脫離苦難,所以你們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。

「種種形」即種種身,「國土」即世界,「遊」不是遊玩,不是遊覽,而是遊行教化。只要眾生有根機,觀音菩薩就應他的機緣而現適合他的某種身來教化他,這就是「以種種形遊諸國土」,如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樣,只要有機緣,觀音菩薩就現身了。

現身遊諸國土是為了「度脫眾生」,最淺的度是度脫,前面講過還有度過、度到。觀音菩薩能度脫眾生的苦難,教眾生度過煩惱河,度到涅槃的境地。

度之中有淺深不同的層級,最徹底的度是要度到一乘的佛果,這就是最究竟了。度你行一乘的那條路,令你回入一乘菩薩那條軌道,好像火箭射了太空船上太空,合軌道了,就不會走錯路,它就一直前進。能度你入一乘,在一乘菩薩道上,「智深志固」(智慧很深志願很堅固),一乘信心很穏定,願力很堅L的時候,觀音菩薩就可以放心了,如果未度到,觀音菩薩會隨時引導你,令你回入一乘軌道。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途中的眾生是最苦的,觀音菩薩就度他們脫三途苦。人、天、阿修羅也是苦的,觀萻薩薩能度他們入三乘,脫離六道之苦;但三乘之中,聲聞緣覺未入一乘也是不究竟的,觀音菩薩就引導他們回入一乘道,這才算是「度脫眾生」。觀音菩薩度脫眾生的目的和志願都是很高級的,所以這個度脫不是淺的度,而是深的度,但當眾生的根機未成熟時,淺的度也需要。

觀音菩薩度脫我們,對我們的恩德是非常大,所以佛對無盡意菩薩等法會上的大眾說,也是對我們後世的弟子說;「所以你們,應當一心供養觀音菩薩。」

有的人燒支香,叩個頭,求觀音菩薩保佑自己如何如何;這就是供養觀音菩薩了嗎?不是這樣簡單的。觀音菩薩對我們的恩德是這麼大,我們要報恩。怎樣報呢?就要一心供養觀音菩薩,表示我們的感恩之心。

佛世時,是用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醫藥四事來供養佛和比丘僧。佛經婸﹛G「一切供養中,以法供養為第一。」怎樣才是法供養呢?別以為只有講經才是法無養,其實受持、讀誦、解說、書寫、施他,這些都是法供養。三業恭敬也可算是法供養,為尊敬法而身禮拜,口讚嘆,意恭敬,觀音菩薩以法教眾生,為法做種種工作,我們恭敬觀音菩薩,即是恭敬法,我們明白這點道理而行三業恭敬,也是一種法供養。

佛希望我們發一乘心,成一乘佛果,我們隨順佛意,就是法供養。佛也希望我們尊敬法,尊敬一乘三寶,教我們供養觀音菩薩,我們聽佛的話,就是法供養。不要以為自己不會講經,就不能法供養,其實你拿幾塊錢出來印經,財供養已經轉為法供養了;你的心明白法的道理,為法而工作,都是法供養。很多會友來服務,花了很多精神、時間和體力,他為甚麼來服務?是為了法,為了護持這個法會,為令這個法會的一切事務進行得順利,如做飯、洗菜、買東西、洗碗等工作都是為了法而做,這也可以稱為法供養。你明白這個道理,法供養并不難做,人人都可以修法供養。現在佛要我們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,「一心」是很專心,很誠懇,很恭敬。

舊本把「施無畏」那一段放在這媊U供養之後,遠老法師把那一段放在上面講觀音菩薩種種功德那堙A因為上文一直是講觀音菩薩的功德,所以放在上面比較合適。現在這堿O勸供養,無盡意菩薩接著起來供養,這樣文氣才連貫,才暢順。如果在最後講供養時突然加上一段讚觀音菩薩施無畏的文字,就變成隔斷了,文氣就不順。所以我們不要批評遠老法師改經,其實他改得非常好。

「無盡意菩薩白佛言,世尊,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,即解頸眾寶珠瓔珞,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,作是言,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。」

這段講無盡意菩薩,依佛的教導來修供養。他是普門品的發起者,佛教他和大眾供養觀音菩薩,他就即刻響應,馬上行動。他對佛說:世尊,我現在就聽您的話,現在就供養觀音菩薩。他立即解下戴在頸上的價值百千兩金的鑲有很多寶珠瓔珞的項鏈,奉上給觀音菩薩,作為供養觀音菩薩的禮物,并且對觀音菩薩說:仁者,我是以恭敬法的心來供養您,請您接受這條珍寶瓔珞造的項鏈啦。

無盡意菩薩不是出家菩薩,是在家菩薩,他可以打扮得很雍容華貴,很漂亮。大家不要以為學佛就一定要穿得樸素,其實是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。

無盡意菩薩全身都是寶,他在頸上除下一串「眾寶珠瓔珞」的項鏈,是很貴重的,價值百千兩金(是用很多寶珠、真珠、鑽石、瑪瑙、紅寶石、藍寶石串成的珠花),用來供養觀音菩薩。

「與」是贈與的意思,是用來贈送給觀音菩薩,這叫「與之」。送的時候,不是一言不發遞上去就算,而是很恭敬地對觀音菩薩說:「仁者,受此法施珍寶瓔珞。」

「仁者」是慈悲、仁慈的人,這堿O稱呼觀音菩薩,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聖者,「仁」字可代表慈悲,稱觀音菩薩為仁者,他是當之無愧的。在佛經上大多數菩薩與菩薩之間的稱呼都是習慣稱仁者。我們中國很奇怪,老師寫信給學生,師父寫信給徒弟,多數會客氣地寫仁者,我的師父寫信給我,也稱「慧瑩仁者」。

在這塈A會覺得奇怪,價值百千兩金的眾寶瓔珞是物質,應該講財施才對,為何無盡意菩薩說:「法施珍寶瓔珞」?

我們要知道,無盡意菩薩是為法而布施,財施就可轉為法施,另外,這些菩薩都是通達緣起性空,一切法因緣所起,是無自性的,當體即空,寶珠即非寶珠,是名寶珠,瓔珞即非瓔珞,是名瓔珞,供養即非供養,是名供養,沒有能施的我,也沒有受布施的人,中間也沒有所施之物,這就叫如法,如法即合理。

寶珠瓔珞供養,這些是事相,如果講理,一切法皆空,寶珠是因緣所生,供養也是因緣所生,一切都是因緣所生,無實性,無自性,如能通達這個道理,就能三輪體空。如果總想著我布施了很多東西,我布施的東西價值很高,他接受了我很多東西,我布施的東西價值很高,他接受了我很多東西,不感激我,連一點好處也沒有回報我,這就不是三輪體空了,就會變成處處執著,處處障礙。

我們佛教徒,修布施就要三輪體空,這才如法,才合供養的意思。你們送果儀給我,我都是捐給醫院或佛學院,我也沒有甚麼好處給你們,我也忘記誰給了多少。

無盡意菩薩一方面做到三輪體空,一方面是為敬法而修布施。供養與布施是差不多的,不過對象不同,運用的詞語有小小不同,如捐款去救濟,多數是講布施,如果是供養三寶,供養父母,多數是講供養,其實都是一種捨(把自己所有的東西捨了出去)。布施與供養,本是同義詞,但是要懂得適當地運用。

無盡意菩薩的供養,也不單單是為自己,因為佛吩咐「汝等」,即是叫法會大眾,你們都應當修供養。無盡意菩薩出來供養,表示他代表了一切眾生來供養觀音菩薩,同時他把供養的功德,迴向給一切眾生,所以他這種做法,可以叫法施,財施可轉為法施。在法華會上,為尊敬一乘菩薩,為尊敬一乘法而供養,就可以叫法施。

「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。」

當時無盡意菩薩恭恭敬敬送上去,觀音菩薩不肯接受。按照佛教的規矩,別人布施,佛和比丘僧都是接受的,不過接後,會轉供養給有需要的人,例如我已經有三件衣了,你再送一件給我,我就多了一件,就要送給那些不足三衣的人。我一隻x就{了,你再送來一隻,我必把它送給別人。如果不接受施者的供養,令他的供養不成功,不能成就他的供養心,令他不暢快,這也是不好的。佛教主張:功德要隨喜,如果他恭恭敬敬,一心一意來供養,是應當接受的,寧願接受後再拿去供養其他人。

也許你會反問我:「有時有人送東西給你,你又不肯收?」這個問題,我有個想法,本來我可以接受,幫你轉供養給其他人,但我又覺得很麻煩,很傷腦筋,不知拿來送給誰?反正自己用不著,不如你不要送,你買東西也是要花錢,我不是叫你不修供養,可以留待有需要,有必要的時候用。我時常叫大家不要送果儀,我是想打破一種習慣,因為有很多人,一入佛們,其它事不學,第一件事就學會送果儀,意思好像覺得,除非不見法師,一見法師就一定要送果儀。難道法師很貪心的嗎?很喜歡人送果儀嗎?這就形成一種不好的觀念,我很想打破這種習慣和觀念,所以常常叫大家不要送。不過我勸也勸不來。有的人習慣了,硬要送來,我只好幫他拿去做善事。

這堛爾g文也是說觀音菩薩不肯接受,無盡意菩薩再一次求他接受。

「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:仁者愍我等故,受此瓔珞。」

無盡意菩薩再次對觀音菩薩說:「仁者啊,您憐愍生們,慈悲接受吧。

無盡意菩薩那串瓔珞是在自己的頸上解下來的,為何他不是講憐愍我,而是講憐愍「我等」呢?因為佛叫你們供養觀音菩薩,無盡意菩薩的立心也是代表大眾供養的,而大眾看著無盡意菩薩出來供養,大眾心堶掖ㄕ酗@念的隨喜之心,大眾的心都是希望無盡意菩薩供養,希望觀音菩薩接受他供養,因此無盡意菩薩就講「我等」,就是說您接受了些供養,我們就歡喜了,您成就了我們的供養功德,法會大眾,天龍八部所有的大眾,都希望您接受,如果您接受了,也即是成就了大眾的隨喜功德。

佛教是很重視隨喜功德的,不是一定要拿東西來供養才有功德,只要有人在這堥挩i,你能生一念隨喜心,覺得他這樣發心布施真是好極了,為他歡喜,那麼你已經有了隨喜功德了,不是那個供養的人分了一份功德給你,而是你得到隨喜功德,隨喜功德一樣很大。看見別人布施,你千萬不要認為:他是為了出風頭,為了沽名釣譽,他拿這麼多東西來供養,我又沒有,他一定會看不起我了。如果你作此想法,就有罪過了。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妒忌,徒增罪過。

觀音菩薩當時為何不馬上接受呢?因為當時佛叫大眾供養觀音菩薩,無盡意菩薩是受了佛命去供養的,但觀音菩薩未曾受到佛命去接受。雖然佛是叫大眾供養觀音菩薩,內中含意那是叫觀音菩薩接受,但佛未有明白地叫觀音菩接受。觀菩菩薩可能認為,既然無盡意菩薩是受命供養,我也要等受命之後才接受。這就好像有人送東西給小孩子,媽媽說:「拿著吧,快說謝謝。」他就敢要了。當時觀音菩薩也是一樣,不肯接受,於是佛就開口了。

「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:當愍此無盡意菩薩,及四眾及天龍,夜叉,乾闥婆,阿修羅,迦樓羅,緊那羅,摩O羅伽,人非人等故,受是瓔珞。」

四眾是出家二眾,在家二眾,這些是人。人以外的是天龍八部,用「人非人等」就包括所有大眾。

這時釋迦佛對觀音菩薩說:您應當憐愍這位無盡意菩薩,以及法會上的四眾和天龍,夜叉,乾闥婆,阿修羅,迦樓羅,緊那羅,摩O羅伽,人非人等,,大眾都很希望您接受這串瓔珞,大眾都有隨喜心,如果您不接受,就不能成就別人的供養功德,也不能成就別人的隨喜功德,這就不好了,您還是接受吧。

「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,及於天龍人非人等,受其瓔珞,分作二分,一分奉釋迦牟尼佛,一分奉多寶佛塔。」

佛一開口,觀音菩薩就立即接受了,觀音菩薩只是心領,不是自己要,接受之後,就把瓔珞分成兩份,一份奉Y給釋迦牟尼佛,一份奉Y給多寶佛塔。

「奉」是供養的意思,「一分奉多寶佛塔」,就是把一分瓔珞擺在多寶佛塔堶情C從前面見寶塔品中,我們知道釋迦佛是進入寶塔中坐,到這一品還在寶塔中,所以奉獻給釋迦佛的那份瓔珞,也是擺在寶塔中。釋迦佛和多寶佛要瓔珞也是沒用的,只不過弟子發心供養,就收下來,成就弟子的供養心。

我們來拜佛,拿很多東西供養佛,這些東西佛是用不著的,佛有無量無邊功德,不須受用我們世間這些粗物,我們拿東西拜佛,只不過是表示我們的一點敬意,對佛是沒甚麼用的,法供養就有用,因為佛希望我們流通《法華經》,佛希望我們行一乘菩薩道,我們能這樣做,比拿很多東西拜佛要好得多。

無盡意菩薩奉上的「寶珠」,約道理來講,這個「寶」是功德寶,指無量的功德,無量的智慧,表示觀音菩薩是受而不受,不受而受,表面上是受了無盡意菩薩那串寶珠,但又用來供養釋迦佛和多寶佛,即是受而不受,不受之中也是受了,受了也是沒受。這就合乎緣起性空的道理,一切法是因緣所起,本來是無實性無自性的,受是緣起不受是性空。因為性空故,可以隨緣而起;因為緣起故,一切法性空。緣起與性空是可以圓融無礙的。受而不受,不受而受,也是圓融無礙的。這「寶珠瓔珞」的事相,看似很簡單,其實已顯甚深的道理。

「無盡意,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,遊於十方世界,見有持說法華經者,應作觀世音菩薩想。」

這是總結,前面無盡意菩薩問佛,觀音菩薩怎樣遊行教化十方世界?現在佛總結回答:無盡意啊,我已經全告訴你了,觀音菩薩就是有如上所說的這些自在神通之力,因此他能在十方世界遊行教化眾生。

觀音菩薩救種種苦難,現種種身說法,這種就是自在之力,威神之力,智慧之力,福德之力,如果沒有就不得自在。一個有力的人,拿一百斤都輕而易舉,而無力的人,拿四兩都覺得重,所以有力與無力是相差很遠的。

在這個小小的妙華佛學會工作,我無力就覺得很辛苦,有很多人來幫忙,我也覺得很辛苦。如果我有力,就會輕而易舉,不覺辛苦了。

觀音菩薩教他無量無邊的眾生,救拔無量無邊眾生苦,他是很自在,很如意,很安樂的,一點也不辛苦,不像我這個沒力沒本事的人那樣,做少少的事情都做不來。

方便品這樣讚佛:「諸佛智慧,甚深無量,如來知見,廣大深遠,無量無礙,力無所畏,禪定解脫三昩,成就甚深未曾有法。」這些是講佛的功德力,功德是有力的。這媃g觀音菩薩「有如是自在神力」,說明觀音菩薩的力與佛力是差不多的。這些實教大菩薩的功德力,是自在神通之力。所以我們恭敬觀音菩薩,供養觀音菩薩,讚嘆觀音菩薩。信仰觀音菩薩,即是皈依一乘僧寶。觀音菩薩、妙音菩薩、藥王菩薩、文殊菩薩等,都是一乘不退轉的大菩薩,我們明白菩薩的大功德、大恩德,信賴菩薩的教導,就是皈依一乘僧寶。

一乘僧寶,也是依著一乘佛寶而成立的,我們知道一乘僧寶,也要皈依一乘佛寶,釋迦佛和十方諸佛是一乘佛寶。《法華經》是教我們發一乘菩提心,我們受持《法華經》,就是皈依一乘法寶,我們知道這些大菩薩都有如是自在神力,不只是觀音菩薩才有。

現在因無盡意菩薩問起,佛也讚嘆了,這就顯示了一乘菩薩的功德,顯示了一乘菩薩僧寶是值得我們皈依的,所以我們不是隨便皈依三寶就算了。我們以前未認識《法華經》,就要皈依一乘三寶。

當時佛在世時,大家尊重阿羅漢是僧寶,而那些阿羅漢看釋迦佛,以及社會大眾看釋迦佛,都以為釋迦佛是創覺者,首先成阿羅漢,所以佛就比其他阿羅漢超勝一些,他們都把佛看成是一位老比丘;後來佛講到大乘法,他們才知道佛有這麼大的功德,最後佛說《去華經》,他們才知道一乘佛寶有無量無邊功德,壽命也是無量無邊的,一切都是無量,行菩薩道也講無量無邊瓷C

這媮褪[音菩薩是一乘僧寶,皈依一乘僧寶,皈依一乘僧寶,當然是離不開一乘佛寶,也離不開一乘法寶,佛是依法修行而成道,僧是依佛依法而得到進步,所以三寶是相依相成的。我們明白觀音菩薩有這麼大的自在神力,我們就皈依一乘僧寶,也等於皈依了一乘佛寶和一乘法寶,尤其是讀了《法華經》,更要無論甚麼時候都皈依一乘三寶。

「見有持說法華經者,應作觀世音菩薩想。」

這一句是遠老法師加上去作總結,意思是叫我們修一個正確的觀念。上面既然講觀音菩薩可以現種種身去教化眾生,換言之,就是甚麼身份都可以流通《法華經》,甚麼身份都可以受持、讀誦、解說、書寫《法華經》。既然是甚麼身份都可以,但我們不知哪個是觀音菩薩示現的,現在你受持讀誦《法華經》,你在流通《法華經》,說不定你就是觀音菩薩示現的,如果你是,我當你不是,就有過失了。他受持《法華經》,也可能是觀音菩薩示現的,這樣你恭敬我,我也恭敬你,你尊重我,我尊重你,這多好啊!這總比你嗔恨我,我嗔恨你,你薛琚A我薛A要好得多。

也許你會這樣想:當我,當你是觀音菩薩示現,這太過份了吧?是否想像太高呢?這不是遠老法師逼我們這樣想,在上面幾品已經講過,對受持流通經典的人,我們都應當恭敬尊重,如分別功德品講:「當知是人已趣道場,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坐道樹,是善男子善女人,若坐若立若行處,此中便應起塔,一切天人皆應供養,如佛之塔。」這個流通經典的人,做流通工作的人,你就要想像他已經去到菩提場,在菩提樹下坐,很快就要成佛了。這個流通經典的人,坐過的地方,站過的地方,走過的地方,都應在那堸_塔紀念他,供養他,恭敬他,并且把這個塔當作佛塔那樣,一切天人都應當供養他。

遠老法師根據上來這個意思,所以加上這句來做結尾,令我們修習一種人人都是菩薩的觀想,這種也可以叫做慈悲觀,歡喜觀,對大家都有好處,可以增長福,非常有利益。

舊本還有很多偈頌,而這些偈頌本來就不是羅什法師譯的,是後人加上去的,其中有一些句子寫得并不好,如:「假使興害意,推落大火坑,念彼觀音力,火坑變成池。」如果變成池的話,不燒死也會淹死啊。又如「或在須彌峰,為人所推墮,念彼觀音力,如日虛空住。」在須彌山被人推下來,你立刻念觀音菩薩,就不會往跌,就好像太陽在虛空中停留,但半天吊也是很恐怖的,也是不得安樂的。還有幾句是最不好的:「咒詛諸毒藥,所欲害身者,彼觀音力,還著於本人。」那些咒的人用毒咒毒藥來咒人害人,如果詛咒的人念觀音菩薩名號,就能把那些毒咒、毒藥還給念咒的人,讓他害人終害己。這就失了慈悲心,是不合佛法的,佛教的慈悲心是不講報復,不主張以怨報怨的。

這些偈頌不知是從哪堥茠滿A雖然不是絶對不好,其中也有些句子寫得很好,但對《法華經》沒甚麼作用,反正都不是羅什法師的原譯,所以遠老法師乾脆把它刪除,加上「作觀世音菩薩想」一句作總結。遠老法師修改的每一句都是有道理的(大家如要詳細了解遠老法師修改的原因,請參閱慧瑩法師主講的《妙法蓮華經綱要》)。

我希望大家看見受持《法華經》的人,都能生恭敬心,并把他想像成為觀音菩薩。大家能互相恭敬,就能克服妒忌心,培養出慈悲心了,就能與觀音菩薩相應了,我希望大家「漸漸積功德,具足大悲心」,早日成佛道。

 

 

 

慧瑩法師簡介

慧瑩法師是廣順德人,生於一九一九年,俗名黃本真,成年後在香港教書。一九五九年秋,在臺灣新竹印順座下剃度。一九六八年春由遠參老法師弟子黎法乘等在港開設妙寶經室(今之妙華佛學會),誠邀慧瑩法師廣宣佛法。法師從善如流,三十多年來弘揚般若及法華經等經論,迄今未曾間斷,雖年事已高,目前仍講席不輟。